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桂華:農村工作的三大壓力

[ 作者:桂華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1-01-07 錄入:曹倩 ]

一位村書記說,現在的農村工作面臨著“考核”、“督查”與“問責”三大壓力?!翱己恕薄ⅰ岸讲椤焙汀皢栘煛倍际嵌酱倩鶎油瓿晒ぷ鞯墓芾矸绞?。管理強化顯示鄉村治理的邏輯轉變。

鄉村工作要區分管理與治理。無規矩不成方圓,管理是指鄉村工作作為國家治理的一部分,要符合體制、政策、法律規范等要求,強調鄉村工作規范性的一面。所謂治理是指農村工作主要是與群眾打交道,鄉村工作需要具備靈活性,開展鄉村工作要因地因人制宜,強調鄉村治理的實踐性特征。推進鄉村治理現代化要處理好管理與治理的關系。

國家能力提升是推動鄉村工作轉變的前提條件。過去國家能力不強,國家制定政策后依靠基層執行和落實,鄉村工作主要由基層完成,國家對基層工作管的少也管的不細。隨著國家能力提升,目前鄉村工作越來越大程度地被納入到國家治理的范疇。當前鄉村工作出現了國家治理吸納基層治理,以及規范管理吸納鄉村治理實踐的發展趨勢。

農業稅費改革前,國家對于鄉村工作的要求主要是完成農業稅收取和計劃生育執行,鄉村工作具有很大的制度外空間,鄉村治理靈活但不規范。

通過稅費改革,國家調整與基層的關系,加強對基層治理的規范化管理,公共財政體系向鄉村延伸,逐步消滅鄉村工作的制度外空間,鄉村治理納入體制內和走向規范化。

當前,隨著鄉村治理現代化推進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鄉村工作從以工補農發展到城鄉一體化階段,國家對于鄉村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產業政策、服務政策和反貧困政策,鄉村工作進入新階段,鄉村治理的規范化程度進一步提高。

在現代化加速階段,與城市相比鄉村必然走向相對衰落。國家一直試圖激活鄉村的內生發展動力。但是,農村人口流出、城鎮化推進和農村空心化的趨勢不會變。在此背景下,鄉村振興和城鄉一體化發展,主要是依靠國家政策支持和財政轉移支付來推動。國家啟動鄉村建設行動。未來一段時期,國家將是鄉村建設的發動者、投入方和主要行動方。

鄉村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全面實現“強富美”。鄉村振興是鄉村工作的總抓手,鄉村建設行動是振興鄉村的主要方式。在上述目標和策略下,國家體制、政策和規劃會更深程度進入鄉村,鄉村工作越來越走向國家化。

鄉村工作國家化有若干表現:一是鄉村的內生秩序被國家規劃替代,鄉村的地方性被國家的整體性替代;二是鄉村工作由自下而上發動變成自上而下地發動;三是國家通過政策手段推動鄉村發展,鄉村內生發展乏力的局面不容易扭轉;四是“鄉政村治”的邊界被打破,村級走向行政化;五是治理與社會的邊界發生變化,基層工作從農村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拓展至對私人生活領域的干預,如人居環境整治、扶持農民致富。等等。

國家規劃了鄉村發展的理想目標,運用行政手段去實現這個目標,自然而然地改變了鄉村工作方式。以資源輸入為例。鄉村建設主要是依靠財政資金投入,國家為了確保資金到位,會設置一套嚴格的資金管理辦法,伴隨著國家治理目標下鄉,會出現考核下鄉、督查下鄉與問責下鄉。在設置的各種程序性和實質性管理制度下,鄉村工作的規范化程度將越來越高,鄉村治理的一體化程度也會越來越高。

然而,鄉村治理必須要與群眾打交道,鄉村工作還具有實踐性的一面。鄉村工作高度國家化之后,基層制度外空間基本被消滅,鄉村治理的實踐性弱化。鄉村工作會出現管理替代治理,結果是國家直接為農民提供服務,農民從主體變成客體,鄉村治理效能降低。

鄉村治理國家化既存在積極的一面,也存在不小的體制化弊端。未來推進鄉村建設與鄉村治理,在目標方面不能違背鄉村發展的總體規律,在行動方面不能忽視農民的主體地位。

作者系武漢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教授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新鄉土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不卡AV网在线播放 | 嫩草伊人久久精品少妇AV | 午夜性刺激在线看免费y | 五月天久久久噜噜噜久久 | 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观看 | 日韩国产欧美视频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