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副局長李勇19日在第二屆城鎮創新發展高峰論壇上表示,商務部將加大對城鎮化創新的政策支持,推進城鎮化創新形成產業、人才、資本等高端要素的聚集,使產業與創新發展相協調。特別是在產城融合、產業導入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告別過去的大拆大建模式,注重品質和活力,從“地“的城鎮化向“人”的城鎮化轉變。
李勇說,目前,商務部已經針對城鎮的創新發展工作做出了部署。特別是針對各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在產城融合、二三產業并舉、創新創業、企質優化、精簡高效等方面推動各類經濟技術開發轉型升級,實現小空間大聚集、小平臺大產業、小載體大創新。
“以前以地為核心的城鎮化造成城市規模粗放式擴張,房價快速上漲。城鎮化發展不平衡的矛盾尤其突出。而在國家的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以及新的城鎮格局下,強化區域協調發展、城鄉融合發展。新的城鎮化發展由過去以大城市為重點轉換到以城市群和特色小城鎮并重。”李勇表示。
由商務部等單位聯合發布的2018城鎮創新發展報告顯示,目前,包括北京在內的一二線城市的更新,已經從過去簡單拆舊建新轉變到以注重產業重構、功能重塑、文化傳承、民生改善、生態建設等為重心的階段,與城市產業升級新需求、消費升級的新趨勢緊密結合。
但與此同時,在城鎮化創新過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和困難。例如,在進入攻堅階段后,城市棚戶區改造仍然面臨較大的挑戰。包括,部分地區資金壓力仍然較大、貨幣化安置比例過高加大樓市調控壓力;物業管理質量低下等問題。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理事劉克崮表示,產業是村鎮建設的關鍵,村鎮建設的首要問題是要找到適合本地發展的條件、自然資源,適應本地條件的產業。而產業化一定要發展壯大龍頭企業,推進文化旅游、物流、教育科技、養老、商貿等方面的發展。
“要精心地選擇最適合本地發展的產業,找到本地最有基礎、最潛力、最具成長性的產業。”劉克崮說。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鄧郁松表示,城鎮化創新大大推進了基礎設施的發展,為消費升級創造了良好條件。同時,消費升級也為城鎮化建設提供了動力。而隨著信息升級、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等因素的影響,這一相互作用的效果將更加明顯。
作者簡介:李勇,國家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副局長;劉克崮,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理事;鄧郁松,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經濟參考報》2018年12月20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