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趙皇根等:平江縣鄉村旅游振興問題與對策研究

[ 作者:趙皇根?宋煉鋼?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9-30 錄入:吳玲香 ]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并將它列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堅定實施的七大戰略之一。鄉村振興戰略既關系到鄉村生產生活質量的改善,從而進一步推動經濟增長,促進農村全面發展和繁榮,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中之重。同時也關系傳統文化和中華文脈的延續,以及鄉村特色自然風貌的保持,有助于留住我們的文化記憶和自然記憶,能讓我們的民族和我們每個人擁有一份鄉愁。

因此這項戰略自提出以來得到了各個方面熱烈的響應,也有很多人希望能有機會參與鄉村振興之中。但相當一部分的建議過于強調通過發展農村產業、農村經濟來振興鄉村。這種振興鄉村的思路其實還是推進城鎮化的思路,用在鄉村振興上可能還有待商榷。尤其是在我縣這樣一個國家級貧困縣城來講,產業經濟較為落后,人口空心化十分嚴重,這種鄉村振興方式的推進更是應該慎之又慎。筆者通過我縣實際調研出發認為,振興我縣鄉村發展可以通過大力推進鄉村旅游來引領鄉村振興。下面是筆者的一些粗略看法,以供有識之士加以參考。

一、發展鄉村旅游助推鄉村振興的現實意義

(一)發展鄉村旅游可以引領鄉村經濟振興

近年來,我縣立足 “旅游旺縣”發展戰略,確立大市場、大旅游、大產業的發展理念,緊緊依托豐富的生態旅游資源,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營銷宣傳,旅游業得到蓬勃的發展。2017年,全縣旅游總人數達到1557萬人次,旅游總收入108.1億元。直接創稅達6000余萬元,間接創稅近3億元,幫助2.8萬名精準扶貧對象穩定脫貧。鄉村旅游作為我縣旅游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引領鄉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中旅游產品建設方面首推“鄉村旅游富民工程”。它可使當地居民從鄉村旅游的項目、產品中獲得經濟效益。有些鄉村旅游地的居民直接采取家庭接待也可以看成是一種旅游產品,并且給農戶帶來直接的經濟收益。同時能夠產生大量的就業機會。無論是吃農家菜,體驗農活,還是觀光風景,對于農村居民來說非常熟悉,上崗比較容易。所以,鄉村旅游使許多農民獲得了就業機會。例如我縣的省五星級鄉村旅游示范點安定鎮橫沖民宿村僅去年國慶中秋黃金周就接待游客600多萬人,全村共計增收115萬余元。

(二)發展鄉村旅游可以加強鄉村生態環保

實行鄉村振興戰略,不能僅僅立足于發展鄉村經濟,縮小城鄉差距,提高物質生活水平,如果這樣推動鄉村發展,與鄉村城鎮化又有什么差別呢?所以鄉村振興絕不能僅僅振興其經濟、振興其產業,而要立足于保留其傳統文化、生活方式、風土人情和山水風貌,否則就會走入歧途,會造成對鄉村的進一步傷害。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無破壞是鄉村旅游的鮮明特點。以保護鄉村生態環境為出發點,將A級景區、休閑農業、名鎮名村、非遺傳承、傳統村落等品牌納入鄉村旅游資源,整合、抱團、保護發展。這樣不僅能達到鄉村振興的要求,更能保護鄉村環境,延續鄉村文化的血脈,使一個民族及其個體文化記憶、自然記憶和個人記憶能保留一個安身立命之處。

(三)發展鄉村旅游可以提升人民群眾素質

鄉村旅游發展了,游客自然就多了起來。這樣,也倒逼群眾不斷提升自己綜合素質。例如,我縣建立了四季節慶體系“春賞花(長壽油菜花節)、夏避暑(納涼節)、秋登高(幕阜山母親節)、冬農趣(美食文化節)”等旅游節慶活動,通過組織活動、對外吆喝、宣傳推介來塑造平江鄉村旅游形象,招徠各地游客,同時教育市民講文明、講禮儀、講服務、講奉獻,不斷提升自己。另外,還積極“走出去、請進來”,邀請各主流電視媒體來我縣進行拍攝采風,如湖南衛視《爸爸去哪兒》、廣東衛視《炫風車手》、浙江衛視《上陣父子兵》等欄目在平江拍攝數十場次。中央電視臺《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平江版今年春節上映,用最美的畫面,最吸引人的環節,全方位展示平江旅游資源。這些活動的每一次舉辦,都是對廣大農村群眾一次自身素質的提高。

(四)發展鄉村旅游可以促進新農村建設步伐

鄉村旅游使廣大農民向非農領域轉移,加快了農民脫貧致富的步伐;旅游業成為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使傳統農業增添了附加值,農村生產力得到進一步發展;鄉村旅游推動了現代農業經濟體系建設,科技農業、觀光農業、生態農業等加速發展,農村產業結構得到優化和調整;鄉村旅游帶動了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速,使農村環境衛生和村容村貌得到明顯改善,農民思想觀念和文明程度明顯提高,從而加快了新農村的建設步伐。

二、我縣鄉村旅游業發展的現狀

(一)我縣鄉村旅游發展的現狀

一是布局現狀。我縣現有的鄉村旅游景點主要是依托景區帶動發展,整體布局與17個景區高度相連,分布以S308線集中,如橫沖鄉村旅游點、國富鄉村旅游點、歡樂果世界等。二是產業現狀。我縣現有發展創客E族12家、鄉村旅游創業合作社51家、青年旅游創新創業基地34家、農家樂和農家賓館800余家、旅游商品生產企業和作坊2000多家。2個五星鄉村旅游示范點,5個旅游重點扶貧村。三是規劃現狀。2017年我縣編制完成了《平江縣全域旅游產業發展規劃》、《平江縣生態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規劃》,為鄉村旅游的發展提供了方向性指導。此外5個旅游重點扶貧村、2個五星鄉村旅游示范點均編制了相關發展規劃。

(二)我縣發展鄉村旅游的優勢

一是自然生態資源豐富。我縣山川秀美,風景迷人,除了擁有傳統紅色文化和悠久的藍墨文化等特色旅游文化品牌以及杜甫墓祠、平江起義舊址、紅軍巖等眾多的人文景觀和歷史遺跡之外,還有三山一水等一大批自然景觀遍布城鄉各地,良好的生態環境為鄉村旅游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二是交通方便快捷,區位優勢凸顯。京港澳(G4)高速、平汝高速、平伍公路、G106、S308、S207、S306等國、省道穿境而過,京廣鐵路、武廣高鐵緊鄰縣西;縣城到長沙黃花國際機場半個小時車程,到長沙、岳陽車程不到一個小時。為輻射長株潭、岳陽武漢市場創造了有利條件,具備發展為重要旅游目的地的區位條件。三是地域人文環境優越。平江縣廣大農村生態良好的田園風光,山清水秀的鄉野村落,風格獨具的農家小院,怡然自得的農家生活方式,綠色環保的農副產品,風格獨特的農家飲食,熱情好客的鄉村居民,這些都是很好的鄉村旅游資源,適宜打造出高質量的旅游產品。

(三)我縣鄉村旅游業發展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1、認識不到位,發展意識不強。大多數的農家樂業主對鄉村旅游的內涵認識不足,盲目引進都市化的旅游產品形式,出現了建筑城市化、活動簡單化、鄉土特色不明顯等現象,致使鄉村旅游的盲目趨同化發展。還有的鄉村旅游景點追求短期經濟效益,群眾目光不夠長遠、急功近利,致使景區未能得到長足發展。例如福壽山鎮白寺村,借《爸爸去哪兒》大火,但由于沒有長遠經營理念,致使景區未能發展。

2、缺乏政策引導,管理合力不夠。目前,我縣鄉村旅游發展處于自由發展狀態,鄉村旅游的管理組織涉及眾多部門,如古村落保護由住建部門管理、森立康養由林業部門管理、美麗鄉村由環保部門管理、農業體驗項目由農業部門管理等等。多頭管理、職能交叉、權責模糊,許多部門研究制定了支持鄉村旅游產業發展的政策,但政出多門,支持政策合力有限,如關于星級農莊的評定,農業與旅游部門標準不一,重復的評定即浪費人力、物力,又易使農莊主難以適從,不利于鄉村旅游的有序、健康發展。

3、投入不到位,發展資金不足。一方面縣財政對鄉村旅游發展投入資金不足,另一方面民間投資不大,融資渠道單一,以致旅游項目的規劃、開發資金十分有限,從一定程度上制約著鄉村旅游業的快速發展。我縣現在的鄉村旅游點只有橫沖村、歡樂果世界的發展良好。其余旅游基礎服務設施建設均較為落后,配套功能不全,不能很好地滿足游客對安全、舒適、衛生等基本的旅游消費需求。

三、促進我縣鄉村旅游業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一)加強領導,形成鄉村旅游發展合力。為推進我縣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筆者建議建立長效管理體制和便捷協調的旅游機制,成立鄉村旅游產業發展指揮協調領導小組,負責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重大問題的決策,協調處理鄉村旅游管理中涉及全局性、政策性的問題。結合新農村建設,創建一批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示范村、農家樂經營戶、休閑觀光農業園區(點)、鄉村旅游小鎮(村)等一系列鄉村旅游產品。

(二)統一規劃,科學引導鄉村旅游健康發展。按照統一規劃、有序開發、合理布局、持續利用的要求,科學制訂鄉村旅游發展規劃,加強鄉村旅游資源的統一開發、統一營銷、統一管理,避免同區域內出現相同的鄉村旅游景點,避免同質化惡性競爭。立足資源優勢,突出產品特色,因地制宜地構建富含當地文化習俗的體驗式生態鄉村、特色小鎮和鄉村旅游景點。

(三)加大投入,積極籌措鄉村旅游發展資金。將旅游發展專項資金、新農村建設專項資金、鄉村振興專項資金、美麗鄉村建設資金、農民再就業培訓資金等有關農業、農村以及旅游業發展的各類專項資金進行整合,設立鄉村旅游發展專項資金,同時鼓勵民間資本采取獨資、合資、合伙等方式投資鄉村旅游項目。鼓勵農民以土地入股,或以自有房產、果園、林場等參與鄉村旅游的開發建設。

(四)加強保護,促進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實現我國鄉村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發展鄉村旅游前,必須對當地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和環境評審,確定合理的環境承載力和游客容量,對旅游開發者和經營管理者進行“分級”評定,以此確定其是否具備開發經營的能力和權利。并且大力倡導和開展生態旅游,改燒煤、燒木材為燒沼氣、燒電,盡可能使用當地生產的綠色產品;環衛工作應有專人管理和負責,生活垃圾要實行分箱收集并統一處理。對破壞環境的游客應給予一定處罰,例如讓其清掃垃圾、干一些農活或處以罰款。同時,在部分鄉村旅游地建立“生態定位站”,監測旅游活動對鄉村生態環境變化產生的影響。

(五)項目帶動,全力打造特色鄉村旅游產品。將現代農業項目、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生態農業發展項目、農業扶貧開發項目與鄉村旅游項目結合起來,重點扶持,精心打造一批特色鮮明、市場前景好、吸引力強的鄉村旅游產品。加快鄉村旅游公共基礎配套設施建設,提高鄉村旅游配套程度和綜合服務功能。完善鄉村旅游交通體系,在規劃通鄉、通村公路時優先考慮修建改善通往鄉村旅游點的道路,大力發展旅游公交和旅游專線車。

(六)制定政策,營造發展鄉村旅游的良好環境。加大對鄉村旅游產業的政策、補貼支持力度,制定鄉村旅游項目開發扶持辦法及土地等各種優惠政策,完善鄉村旅游項目招商引資政策措施,推動鄉村旅游項目開發。優化鄉村旅游發展環境,簡化審批手續。培育和發展鄉村旅游協會等中介組織,強化對鄉村旅游服務質量的監督。

(七)突出特色。加大鄉村旅游發展融合力度。特色是鄉村旅游業活力的源泉,只有鄉村旅游具有特色,才具有吸引力。目前,鄉村旅游產品雷同,市場競爭激烈,開發產品多樣化迫在眉睫。鄉村旅游的發展也應根據市場的需求,開發出適銷對路的旅游產品。將共享農莊、古村落建設、紅綠藍三色發展、秀美鄉村建設等進行融合,同時要注重旅游產品的特色,增加對游客的吸引力。這樣不但可以豐富旅游產品的多樣性,還可以增加淡季商品的供給,在提高市場競爭能力的同時,也帶來了經濟收益。

(八)加強宣傳,打造鄉村旅游產品特色品牌。根據不同的鄉村旅游特色產品,塑造不同的主題旅游形象,進行準確的市場定位,結合市場需求,采取不同的營銷手段和方式,對鄉村旅游產業進行整體營銷。重點推出民族文化體驗、現代農業觀光、森林休閑養生、到農村過大年、民俗風情展示、花鼓戲皮影戲等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牌,吸引八方賓客聚集。

鄉村是傳統文化的載體,是理想生活的場所,是個人的精神家園,是我們見山望水的鄉愁。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一定要充分理解鄉村的這些區別是于城市的功能定位,而不能將鄉村當成城鎮的延伸,不能用經濟思維來來振興鄉村。我們相信,終有一天在日益高度城市化的中國,一定會有若干個村莊點綴于美麗的鄉野,它們與喧囂繁華的現代都市和諧共處,寧靜清麗卻又充滿生機。

(作者簡介:趙皇根,湖南理工學院副教授,經管系主任;宋煉鋼,平江縣旅游發展改革委員會主任)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先锋全部色资源在线免费网站 | 永久免费在线观看全网站 | 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 五月天激情视频A级在线版 中文字幕国产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久久夜夜高潮 | 亚洲香蕉午夜国产理论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