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付博文等:一手抓整體脫貧,一手抓低收入返貧

[ 作者:付博文?傅光明?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1-17 錄入:吳玲香 ]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進展,5年共減貧6600多萬人,年均減少1300萬人以上。還未脫貧有3000萬貧困人口,是今后扶貧工作中的硬骨頭,還出現了低收入人群返貧的新情況。據統計,目前,低收入農戶平均收入水平已接近全國扶貧標準,如果低收入農戶的收入不能有所增長,就有可能出現一邊扶貧、一邊產生新的貧困人口的局面。要化解這一風險,需要盡快調整政策進行應對,做到一手抓整體脫貧,一手抓低收入返貧。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按照黨的十九大的要求,今后3年要重點抓好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要保證現行標準下的脫貧質量,既不降低標準,也不吊高胃口,瞄準特定貧困群眾精準幫扶,向深度貧困地區聚焦發力,激發貧困人口內生動力,加強考核監督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進展,5年共減貧6600多萬人,年均減少1300萬人以上。脫貧攻堅不僅創造了我國扶貧史上的最好成績,而且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奠定了堅實基礎,為全球減貧事業貢獻了“中國方案”。目前,還未脫貧有3000萬貧困人口,是今后扶貧工作中的硬骨頭,到2020年實現全面整體脫貧大有希望。

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平均每年需要減少貧困人口近1100萬人,越往后脫貧成本越高、難度越大。以湖北為倒,經過近3年的精準扶貧,我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已由原來的572.6萬人,降至2017年底的201.7萬人左右。2018年,我省計劃讓104.6萬人脫貧,963個貧困村出列,17個貧困縣摘帽,28.63萬人易地扶貧搬遷。

貧中之貧、困中之困、難中之難,主要集中在自然條件惡劣的老少邊窮等深度貧困地區,多屬因學、因病、因災或缺勞動力致貧,是最難啃的“硬骨頭”。

在抓整體脫貧的同時,還出現了低收入人群返貧的新情況。據統計,目前,低收入農戶平均收入水平已接近全國扶貧標準,如果低收入農戶的收入不能有所增長,就有可能出現一邊扶貧、一邊產生新的貧困人口的局面,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緩解,精準扶貧就會“面臨按下葫蘆浮起瓢”的風險。

要化解這一風險,需要盡快調整政策進行應對,做到二手抓二手硬。一手抓整體脫貧,一手抓低收入返貧。

首先,對特殊貧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加大保障力度。該兜底的要兜底,保障標準也應適度提高。應因戶施策,加大資金投入,全面推行“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補充醫療保險”四位一體健康扶貧模式等。完善農業生支持補貼及配套政策。對低于扶貧標準的貧困對象要實施社會保障兜底。同時根據貧困原因分類指導。對困教育問題,加大資助政策落實力度,不讓學生因貧失學;國家在學費上解決;對困自然災害返貧的,通過社會救助解決。總之,采取不同的措施,加以解決。今年湖北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增量將重點用于四大特困片區,對殘疾人、重病患者等特殊貧困人口,將因戶因人落實救助供養、大病救治、生活兜底保障等。

其次,加大產業扶貧。將現行農業產業化扶貧和就業扶貧政策的受益對象適產當延伸到貧困人口和低收入農戶。結合當地資源優勢培育龍頭企業,讓龍頭企業帶動貧困戶。要建立“政府+貧困戶+銀行+市場主體”合作貸款模式,將扶貧資金注入帶動能力強、產業基礎好的合作社、龍頭企業等,變扶貧資金為股金,讓貧困戶變股東,與扶貧產業利益捆在一起,帶動貧困人口和低收入脫貧。要加大產業扶持,有效措施提高低收入農戶的收入;下更大力氣把扶貧產業做特、做優、做精。政府要搞好產業與市場論證,選擇好最適宜在當地發展的產業,保障新上的產業符合本地資源稟賦、市場需求,能可持續發展;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應用科技成果,創新營銷模式,開辟細分市場,延長產業鏈條,打造知名品牌;鼓勵盤活農村耕地、林木等集體經濟資源資產,培育壯大集體經濟。

三是為貧困和口低收入農戶提供就業創業培訓和就業服務,幫助他們增加就業機會和收入。

四是設立專業扶貧企業,加大民企扶貧。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在現行民企業和國企業中,選擇和設立一批專門的扶貧企業,發揮政府的作用,通過政府的產業特殊政策和財政資金支持,鼓動企業通過產業扶貧,加大對返貧的扶持,政府通過政策鼓勵、稅收優惠和轉移支付加以激勵和支持。既促進企業發展,又解決返貧的問題。

五是切實提高扶貧質量,以釘釘子精神消除返貧現象。低收入返貧,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很多扶貧對象脫貧基礎脆弱、脫貧質量不高,稍遇家庭成員生病上學、農產品價格波動等變故,就重新返貧。因此,要提高質量。當前,按照既定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以釘釘子精神確保貧困短板補長、補實、補得高質量。脫貧摘帽后還要留出緩沖期,幫扶政策不變、力度不減,讓貧困戶穩定脫貧、減少返貧。還要特別注重培養貧困戶的發展能力,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這樣扶貧才算扶到根上,脫貧才能穩定可持續。

(作者單位:付博文,湖北麻城市人大常委會研究室;傅光明,湖北省財政廳)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 |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aⅴ专区 久久综合香蕉久久久久久久 |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第一页 |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 婷婷视频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 在线观看91尤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