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就旅游系統推進“廁所革命”工作取得的成效做出重要指示。指示中強調,廁所問題不是小事情,是城鄉文明建設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區、城市要抓,農村也要抓,要把這項工作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具體工作來推進,努力補齊這塊影響群眾生活品質的短板。
“廁所革命”對于疾病防控、建立健康生活習慣具有重要意義。“廁所”占地不多,似乎無緣風雅,作用卻不小,根據聯合國預測,衛生設施每投入1美元,醫療健康開支就能減少9美元,可見廁所關系著千家萬戶生活品質和城鄉文明建設水平。近年來,隨著農村“廁所革命”的不斷深入,過去“一個坑、兩塊磚”的“連茅廁”逐漸變成了隨用隨沖的衛生間,據有關資料顯示,發展至今農村地區衛生廁所普及率已經接近80%。如此成績是值得點贊的,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在很多地區廁所問題依舊是一大短板,比如農村地區因為地域位置、經濟發展程度的差異導致廁所衛生程度參差不齊;不少農村地區因為技術落后、重建輕管、后續資金缺乏等原因,導致已經改建的衛生廁所沒有實現良性運轉;部分村民衛生觀念沒有得到相應提升,沒有及時保持好衛生廁所改造成果……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得到及時解決,一方面會不斷侵蝕現有成果,陷入“改造—恢復—再改造”的惡性循環,另一方面會嚴重降低村民的切身“獲得感”。
農村“廁所革命”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因為長期二元制結構,造成的城鄉差距也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全面補齊的,推進農村“廁所革命”需要不能簡單地和城市“廁所革命”一概而論,需要將農村“廁所革命”納入到鄉村提升戰略中思考、擺布、落實,將其嵌入到鄉村社會治理、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農村金融、鄉村旅游、移風易俗等各個方面,做好結合文章。
在鄉村社會治理中推進“廁所革命”,當前很多地區推廣城鄉環衛一體化,城鄉環衛一體化也成為鄉村社會治理的重要抓手,村民在感受到環境衛生的好處的同時,更加自覺地認可村“兩委”的決策部署,同樣“廁所革命”能夠讓村民提升生活品質、減少病毒感染,村“兩委”在推進“廁所革命”中,走街串巷,及時了解群眾訴求,解決群眾困難,把“廁所革命”真正辦成民生實事。
在農村集體經濟發展中推進“廁所革命”,當前農村的發展已經走出了“一畝三分地”的單一經濟模式,向著專業化、規模化、服務化延伸,無論是鄉村旅游還是項目落地都需要干凈的鄉村環境,通過物質激勵驅動可以進一步增強村民建設好、維護好標準化衛生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完善糞便處理設施,通過沼氣池等方式將其轉化為熱能、肥料,增加經濟效益。
要在創新農村金融模式上推進“廁所革命”,上級政府和村“兩委”可以將鄉村旅游、廢物利用得到的可持續性收益作為補償,通過加PPP、購買社會服務等平臺為切入點,吸進更多的資源進入到鄉村建設中,進一步提升農村標準化廁所的數量和質量。
在移風易俗中推進“廁所革命”,將“廁所革命”納入提升鄉村文明的重要環節,以“廁所革命”為契機,通過宣傳畫、主題墻、明白紙、黑板報等方式宣傳“廁所革命”意義,開展衛生評比活動,選出優秀家庭進行激勵,進一步轉變農民衛生觀念,切實提升村民衛生意識。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文明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