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朱詩琳:農村廁所革命國內外經驗的借鑒、思考和展望

[ 作者:朱詩琳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9-06-25 錄入:王惠敏 ]

“廁所革命”發展歷程

從國際上看,世界各國在不同時期都陸續開展過農村的廁所改造,如韓國的“新村運動”、美國20世紀二三十年代對敞開式廁所的禁令、日本二戰后農戶家中溫水沖洗便器的普及。

從國內“廁所革命”的構成上看,當前中國社會的“廁所革命”,實際是由幾個彼此關聯,但又性質不盡相同的板塊內容構成。

除了農村以旱廁改良和建設無害化衛生廁所為主的“改廁”運動之外,還有都市化進程中居民室內衛生間抽水馬桶的普及;觀光景點、景區提升廁所服務的“旅游廁所革命”;作為市政公共設施需要強化投資和管理的“公廁革命”;尚未完全展開的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公共服務設施的內部廁所向公眾開放的措施。

2013年7月24日,第67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每年的11月19日設立為“世界廁所日”。

盡管不同國家、不同板塊的“廁所革命”各有側重,內容各有不同,但并不是割裂的個體,從宏觀上看,它們共同推動著世界環境衛生事業的發展。

而這些改革中所體現出的治理思路、方向和創新方式,均可以相互借鑒、相互影響和吸收。

中國農村的廁所改造是“廁所革命”的組成部分之一,其他國家、其他板塊的“廁所革命”的有益部分,也應該成為廣西甚至是我國未來農村改廁運動的關注重點與借鑒方向。

居民“如廁文明”的普及

美國莫哈維沙漠雖然人跡罕至,但在滾滾沙丘中仍設立著一個公共廁所,為這個不毛之地提供了一小塊清凈之所。

加勒比海島國伯利茲珀拉什奇亞附近的一個孤島上,只建造著一間廁所,因此被稱為“廁所島”,遠遠望去仿佛是茫茫大海中的一座燈塔。

喜馬拉雅山脈海拔6812米的阿瑪達布朗峰位于尼泊爾薩加瑪塔國家公園,在距離峰頂2000米處有一間獨立的廁所,雖然身處零下幾十度的極端氣候環境中,卻可以在此躲避風雪,欣賞壯美的雪山景色。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海達瓜依海岸線的焦巖上建立著一座位置偏遠的廁所,月球引力產生的潮汐每天兩次光臨廁所,成為該廁所獨有的“自動沖水系統”。

由“野外方便”到“糞便入廁”,廁所雖小,卻記錄著人類從蠻荒時代一步步走向現代文明的足跡,是衡量一個民族文化素質和生活品質的標尺。縱使身處無人之境,如廁文明仍引導著人們在指定的位置對排泄物進行處置,將人與糞便衛生地隔離。

一直以來,人類不斷地為“廁所文明”的普及而努力,除了每年的世界廁所峰會和11月19日的“世界廁所日”,世界各國還會舉辦許多與廁所有關的展覽會、研討會、大賽,以提高人們對廁所問題的關注和普及“如廁意識”。

農村廁所改造不是單純的廁所建設,只有培養農民正確的如廁意識和觀念,養成“如廁文明”,從而改變個人生活中的衛生習慣,才能逐步培養起全民的衛生意識和素質,達到廁所改造的真正目的和疾病控制防疫的衛生效益。

產業化模式的探索

德國是PPP模式應用在公共事業上比較成功的國家,任何企業或個人都可以通過公開競拍的方式獲得公廁的經營權。

德國瓦爾公司通過向政府免費提供公廁設施并負責全部設施的維護和清潔工作,獲得廁所外墻廣告及內部廣告的經營權。瓦爾公司的墻體費用比一般廣告公司低,吸引了許多企業在此投放廣告。

同時,瓦爾公司還注重對廁所內部商機的挖掘,考慮到德國人上廁所時有閱讀的習慣,廁所內部的擺設和墻體也作為廣告載體,甚至把文學作品與廣告印在手紙上。

此外,瓦爾公司還與國際運通卡組織合作,在公廁外安裝公用電話,客戶每打一分鐘的電話,公司就有0.5歐元的額外收入。瓦爾公司通過這些多種經營的方式,實現公廁扭虧轉盈的巨大變化。

韓國在“新村運動”中進行“一社一村”的支農運動探索,一家企業自愿與一個村莊建立“姐妹關系”,對其進行“一幫一”的支援,參與該運動的企業、政府部門和民眾團體達到6000多個。

目前我國農村“廁所革命”主要采取的是政府主導的模式,在經濟新常態下基層財政壓力不斷增加,農村“廁所革命”的推動方式應逐漸由政府主導轉向以社會資本為主導。

其中, 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 (PPP) 模式,通過引入社會資本,既能解決建設所面臨的資金瓶頸,又能使社會資本參與改廁原料提供、廁所修建、后續管理等環節,從而解決后期的諸多問題。

從我國目前的情況看,影響社會資本進入農村廁所領域的因素主要有兩個:

首先, 作為社會資本的企業能力不足。

由于目前與廁所相關的研發投入不足, 導致其產業化進程十分緩慢。

其次, 農村廁所項目的收益過低導致社會資本進入動力不強。

解決上述問題,政府應通過農村“廁所革命”示范工程,帶動關聯企業的科技進步和發展壯大:還可以通過區域項目捆綁等方式,如將農村道路、公廁保潔等多項業務打包,形成一個復合項目包來增加項目總收益,以吸引社會資本進入。

廁所設計趨向專業化

韓國政府要求農村的廁所在整改時,嚴格按照“與環境相協調”的原則進行設計,獨棟的廁所需要依照當地農宅的樣式,用厚厚的稻草苫封蓋房頂,用青藤綠化周圍的矮墻,與周圍的鄉土氣息融為一體。

2017年5月,在“第四次全國廁所革命推進大會”上,國家旅游局發布了《廁所革命:技術與設備指南》,從技術特點、適用范圍、建設和運營成本、應用案例等方面,對循環水沖衛生廁所、微水沖衛生廁所、無水沖衛生廁所、可生物降解的泡沫沖洗廁所等進行了詳盡闡釋與說明,為各地“廁所革命”提供了系統詳細的技術指導。

廁所可謂“麻雀雖小而五臟俱全”,其設計相當繁雜和瑣碎:

首先,從功能上它必須解決采光、通風、除味、給排水和化糞等問題,同時要求室內裝修材料要容易清潔維護、防滑耐磨;

其次,對衛生潔具與設備的組織要符合人體工程學和設計心理學的要求,重視農民的使用感受;

再次,在立面的造型上,農村新一代的廁所已不像從前那樣簡陋、呆板、毫無藝術性可言,作為一種建筑符號,它可以更簡潔優美、新穎獨特并富有時代感,有時獨立的茅廁甚至可以當成一個景點來設置;

最后,不管置于何種場地,廁所都要與周邊環境相協調,與其他建筑有機地融合。

相比我國旅游景區的公共廁所有較全面的建設方案參考, 農村改廁的設計方案大都千篇一律,缺乏精細化設計。

到目前為止,我國缺乏專門的農村廁所設計圖集,也沒有統一的設計標準讓設計人員參考,有的只是各省各地市針對“改廁”運動需要制定的衛生規范或技術手冊,這一問題需要重視和急待解決。

目前,我國旅游景區公共廁建設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據聯合國數據統計,目前,全球仍有三分之一的人口 (25億) 無法獲得包括公共廁所在內的良好衛生設施,這給人類健康、尊嚴與安全、環境以及社會和經濟發展都帶來巨大影響。

作為極端貧窮最明顯的表現,全球有超過十億人隨地便溺。衛生設施改善不到位是造成每兩個半小時就有一名兒童死于可預防腹瀉的重要原因,同時也會影響包括殘疾人和婦女在內的其他弱勢群體,因為他們容易遭受性暴力侵害。

創新科技的運用

在美國,自2011年起,在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發起的“廁所創新挑戰項目”扶持下,一些創新技術研發原型已被成功運用。

如加州理工大學研發的太陽能廁所,利用糞便產生的氫氣作為燃料電池的能源;英國拉夫堡大學和美國斯坦福大學將糞便轉變成木炭或生物炭的技術;荷蘭代爾伏特理工大學為印度貧民區設計一套基于社區的衛生設施與服務系統,使廢棄物資源化,實現能量循環平衡與閉環運行;2014年研發出名為“Janicki Omni Processor”的機器,能夠處理10萬人的排泄物, 每天產生8.6萬升的飲用水并提供250千瓦電力。

在中國,2013年啟動美國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資助的“大學生廁所創新創意大賽——中國區”、2015年舉辦全國旅游廁所設計大賽以及自2016年起中國國家旅游局與蓋茨基金會聯合舉辦全國廁所技術創新大賽等一系列與廁所相關的技術創新大賽,都加快推進了全國“廁所革命”的進程,進一步提升廁所技術創新水平。

這些大賽為國內的廁所建設提供了眾多優秀的創新設計,如吉林省的《嚴寒旅游景區無水生態化廁所設計》基于低溫微生物降解原理,分離糞便與尿液,尿液經過三道過濾層和厭氧菌對其進行分解處理,最后經一道生物膜過濾就可排出達到飲用水質量標準;江蘇省的移動式水循環 (膜處理) 廁所、源分離資源型生物廁所,對水的需求量很少甚至不需要水,通過微生物將糞便分解,就能夠保持廁所潔凈無異味。

在缺乏市政管網的前提下,改造條件尚不成熟的農村廁所,應該在循環利用、沼氣池的建設、污水和糞便處理等方面充分發揮科技的作用,研制新型糞尿分集式生態旱廁、三格化糞池式簡易水沖廁所和有排水系統的水沖式廁所等節能環保的生態廁所,這在中國西北缺水地區和生態脆弱的高寒地帶將大有用武之地。

此外,在廁所建筑材料方面,可采用節能環保的新型材料,利用自然光,使用自然通風裝置,降低成本,節約能源等,都將起到很好的節能減排作用。

廁所改造后期的可持續性管理

芬蘭、韓國、日本、新加坡、美國等國家對于公共廁所管理都設有專門機構——廁所協會。

大部分廁所協會主要職能包括:受政府委托對公共廁所進行管理和維護;為廁所的建設提供援助;對公共廁所品質進行認證;促進公共廁所開發;組織各種關于公共廁所的研討會,與世界各國開展友好交流;征集關于公共廁所的設計和創意;對全國的公共廁所實施等級制度等。

有的國家的廁所協會還組建專家小組對公共廁所進行綜合評定,其評定標準涵蓋干凈程度、標識設計、服務管理、建筑外形、周邊環境等方面,評定結果交由地方政府對其優獎劣懲。

“廁所革命”“三分建設,七分管理”,農村廁所的建設和完善絕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

目前各省的改廁工作一般由政府承攬,交給相關部門執行,但在硬件設施建設完成后,缺乏對農戶家中廁所的使用情況進行跟蹤管理和反饋,工作缺乏長效化、可持續性機制。

根據各國公共廁所的管理經驗,農村廁所改造可以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組成類似廁所協會的民間自治團體,協助政府對農村廁所實行后期管理和監督工作,并及時收集農民的反饋意見,以真正實現廁所改造的目的。

拓展廁所改造的意義外延

廣西將改廁與改廚、改圈、危房改造等工作相連,作為“基礎便民”的專項活動,綜合提升農村的人居環境;

江蘇省將“改廁”與“改水”結合在一起,城鎮的村莊優先選擇通過管網延伸實現糞便和生活污水在城鎮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布局相對集中的村莊則建設小型生活污水處理設施;

青島市同樣將“改廁”和農村污水處理同步進行,通過完成廁所下水道管網建設和農村污水處理,根治農村生活污水隨意排放的頑疾。

農村無害化廁所改造工程,是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但不應該把農村廁所問題局限于“衛生間”的改造,而應把它和更為龐大的“宜居鄉村”建設聯系在一起。

這其中有廁所與餐廚廢水處理系統問題,水環境的保護問題,村莊整治問題,污染物的收集、貯存、運輸、處理、處置、資源化等過程生態鏈問題,只有在明確界定管理機構責任劃分的基礎上加快建立協調機制,綜合地、宏觀地面對這些現實問題,才能實現廁所改造的目的和“宜居鄉村”的愿景。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廣西城鎮建設 2018年07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亚洲电影在线 | 日本中文一二区精品在线 | 亚洲精品8MAV在线观看 | 在线看免费观看中国Av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在线黑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