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財政局局長 王本躍 )
各位代表:
我受縣人民政府委托,向大會報告2009年元-11月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10年預算草案及2010年部門預算情況,請予審議,并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09年元—11月預算執行情況
(一)收入完成情況
元至11月全縣實現財稅收入9933萬元,為預算的80.1%,增加299萬元,增長3.1%。其中:一般預算收入完成6729萬元,為預算的77.4%,增加62萬元,增長0.9%;上劃中央兩稅完成2594萬元,為預算的98.8%,增加577萬元,增長28.6%;上劃中央和省所得稅完成610萬元,為預算的56.5%,減少339萬元,下降35.7%。
基金預算收入完成792萬元(含地稅代收社保基金等),增加506萬元,增長76.9%。
一般預算收入6729萬元到稅種情況是:
增值稅完成864萬元,為預算的98.7%,增長28.5%;
營業稅完成1636萬元,為預算的74.7%,下降37.7%;
企業所得稅完成6萬元,為預算的68.6%,下降279.1%;
個人所得稅完成231萬元,為預算的56%,下降38%;
資源稅完成18萬元,為預算的91.3%,下降21.5%;
城市維護建設稅完成246萬元,為預算的164.2%,下降5.7%;
房產稅完成74萬元,為預算的117.5%,增長128.4%;
印花稅完成24萬元,為預算的71%,下降2.3%;
城鎮土地使用稅完成15萬元,為預算的152%,增長44.8%;
土地增值稅完成9萬元,為預算的11.1%,下降93%;
車船稅完成29萬元,為預算的94.8%,下降3.8%;
煙葉稅完成1281萬元,為預算的45.7%,增長417%;
耕地占用稅完成241萬元,為預算的120.2%,增長72.2%;
契稅完成76萬元,為預算的63.3%,下降88.8%;
行政性收費收入完成307萬元,為預算的76.7%,增長2.3%;
罰沒收入完成875萬元,為預算的125.1%,增長45.9%;
專項收入完成311萬元,為預算的117.2%,增長36.2%;
國有資產有償使用收入完成486萬元,為預算的243%,增長20.8%。
(二)支出完成情況
元月至11月,實現財政總支出75287萬元,為預算的75.9%,增加15731萬元,增長26.4%,其中:一般預算支出72999萬元,為預算的75.7%,增加15492萬元,增長26.9%。基金預算支出2288萬元,為預算的83.5%,增加240萬元,增長11.7%。
一般預算支出72999萬元到大類情況是:
一般公共服務支出7715萬元,為預算的81.1%,下降5.1%;
公共安全支出2430萬元,為預算的93.2%,增長23.7%;
教育支出15502萬元,為預算的77.5%,增長31.8%;
科學技術支出73萬元,為預算的87.3%,增長5.5%;
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1049萬元,為預算的92.3%,增長88.5%;
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0290萬元,為預算的89.5%,增長69.7%;
醫療衛生支出5856萬元,為預算的80.7%,增長9.1%;
環境保護支出5903萬元,為預算的87.2%,增長542.2%;
城鄉社區事務支出1521萬元,為預算的88%,下降58.7%;
農林水事務支出9110萬元,為預算的58.6%,增長8.5%;
交通運輸支出1544萬元,為預算的63.4%,增長80.6%;
采掘電力信息等事務支出413萬元,為預算的113.4%,增長75.4%;
糧油物質儲備管理等事務支出1215萬元,為預算的175.9%,增長120.7%;
國債還本付息支出215萬元,為預算的71.6%,下降2.1%;
其他支出163萬元,為預算的5%,下降36.4%;
(三)元—11月財政預算執行的主要特點
1、財政收入平穩增長。今年以來,三家征收機關以州委和縣委經濟工作會議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克服由于國際金融危機造成的經濟運行下行和國家稅收政策調整等不利因素的影響,密切協調配合,強化對重點項目、重點稅源的收入管理,實現了全縣財稅收入的平穩增長。元至4月財稅收入再創歷史新高。連續4個月實現高位增幅,分別增長88.9%、84.8%、57.4%和55.2%,5至7月受去年房產稅收的影響下滑了2個百分點,但到8月至11月財政收入又開始回升,并有一定的增幅。截止11月底全縣實現財稅收入9933萬元,預計全年可完成13400萬元,同比增長19%。
2、重點支出得到保障。財政支出體現了“保穩定,惠民生、促發展”的支出目標。一是保證了工資以及教師績效工資的發放。元-11月實現工資支出22500萬元,占財政一般預算支出的40%,實現教育支出15502萬元,占財政一般預算支出的21.2%。二是基本保障了機構的正常運轉,均衡調度單位公用經費,實現公用經費支出2515萬元,為預算的82.4%;三是確保了衛生、交通、環境保護、社會保障和再就業等擴大內需資金的需要,分別實現支出5856萬元、1544萬元、5903萬元、20290萬元,增長9.1%、80.5%、542.2%和69.7%。四是確保了縣委、縣政府的重大決策的貫徹落實,維護了全縣社會穩定和安定,有力地促進了縣域經濟和各項事業的發展。
3、財政運行艱難,形勢仍然十分嚴峻。一是財政增收難。由于縣域經濟總量小,全縣全年預計GDP25.7億元,人均只有5000元。且GDP對財政貢獻率低,稅收收入僅占GDP的5.2%。財稅收入增長幅度小,財政增收難。從全縣規模企業納稅情況看,煙草企業稅收占據全縣財稅收入將近一半,其他均是小規模納稅企業,零星分散,征稅成本高,征收難度大。二是可用財力嚴重不足。今年年初預算可用財力只有43848萬元,比2008年僅增加1000萬元,人均財力只有867元,預計全年工資支出2.6億元,占可用財力的60%,財力增長遠遠低于工資剛性支出增長。另外各項配套多,僅教育、計育、農業等法定比例增長和上級要求各項配套全年預計4000萬元以上。三是歷史包袱重,財政運轉困難。一方面財政累計赤字大,負債多,截止2008年底,財政累計赤字高達3542萬元,占全州總額的70%以上,且負債多,近6.5億元。另一方面是上年結轉支出大,超調資金多,財政資金借出多,回收難,帶來財政資金調度緊張。四是財政支出壓力大。財力嚴重不足,單位經費開支十分緊張,要錢呼聲高,需要增加支出項目多,特別是公務員津補貼、老師的績效工資和離退休的生活補貼等支出壓力相當大。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由于年底正辦理財政決算相關事項,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數據將會有變化,待與州財政決算后,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人大常務委員會監督法》的要求,將財政收支決算情況詳細再向人大常委會報告。
二、2010年財政預算草案情況
2010年是“十一五”計劃的最后一年,財政工作繼續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全力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調整和優化支出結構,統籌安排政府財力,努力保障各項重點支出需要。完善預算管理制度,推進部門預算改革,促進預算分配公平公正。進一步加強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健全預算分配決策機制,規范預算編制程序,提升預算管理績效,逐步建立公共財政框架體系,有力促進我縣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
預算編制的基本原則是:一是堅持收支平衡的原則。二是做實收入。財政收入保持與GDP增長同步。三是堅持統籌兼顧,綜合預算的原則。將單位的收入和支出全部納入部門預算,按照先工資、后津補貼、再公用經費、再項目支出的順序,科學合理安排支出預算,統籌安排單位的預算內外資金和其他收支,減少不合理的支出基數,編制科學、合理的綜合財政預算。四是堅持科學精細、公開透明的原則。公用經費科學測定,按編制實行定員定額。
初步預算方案
財政收入:本級財稅收任務14900萬元,比上年增加1500萬元,增長11%。全年財政可用財力51000萬元,減上解支出1800萬,可用再分配財力49200萬元,比上年增加5300萬元,增長12.1%。其中,一般預算收入10800萬元,增長2100萬元,增長24.2%;上級補助收入40200萬元,增加3300萬元,增長8.9%。
財政支出:根據可用財力,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則,全年安排支出51000萬元。其主要項目是:一是打足工資,不留缺口。全年安排工資支出23600萬元。二是適當增加全縣津補貼支出。對義務教育績效工資財政全額安排,離退休生活補助財政全額預算,鄉鎮人員津補貼60%納入財政預算,縣直其他單位人平月增加津補貼100元。全縣共安排津補貼支出7000萬元,比上年增加2000萬元。三是對公用經費全縣所有單位統一標準,定員定額。按照編制和單位性質,行政編年人0.5萬元,事業編年人0.4萬元,專項業務經費按編制數年人0.3萬元,全縣共安排公用經費支出3300萬元。四是其它安排15000萬元,主要遵循以下原則:一是著力解決民生支出,突出鄉鎮、村基本支出。二是解決法定支出。三是解決縣委、縣政府重大決策需財力保障的支出。四是支持縣域經濟發展。五是鄉鎮轉移支付。六是解決項目支出以及上級需要的各項配套。
三、2010年部門預算情況
部門預算是部門依據國家有關政策規定及其行使職能的需要,由基層預算單位編制,逐級上報、審核、匯總,經財政部門審核后提交立法機關依法批準的,涵蓋部門各項收支的綜合財政計劃。
編制的原則:一是合法性原則。部門預算的編制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在法律賦予的部門職能范圍內進行。二是真實性和完整性原則。部門預算各項收支數據要求真實準確,實行全口徑預算,預算內外資金、政府性基金、其他資金等各項收支統一管理、統籌安排。三是穩妥性和重要性原則。部門預算編制要堅持量入為出,收支平衡,不得編制赤字預算。按照“一要吃飯,二要建設”的原則,先足額安排人員工資和津補貼(績效工資),再安排公用經費,最后根據單位財力狀況安排項目支出。
編制的步驟和方法。部門預算編制的步驟實行“兩上兩下”程序,先由單位自行編制,財政部門審核匯總后提交政府審定,下達單位控制指標,單位根據財政控制指標編制部門預算,上報財政部門,由財政部門匯總形成本級預算草案后,報縣人民政府審定,再提交縣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通過后,由財政部門下達各單位正式的部門預算。編制的方法:一是確定收入控制數。非稅收入以上年實際完成數為基數,考慮政策性變化及增收潛力予以確定;一般預算撥款按照財政部門下達的控制指標列入單位部門預算收入,其他非稅撥款按照單位的可用數列入單位的部門收入預算。二是下達單位支出控制指標,由單位將支出進一步細化到項級科目。
目前所做的工作。一是出臺了《永順縣部門預算管理暫行辦法》和《永順縣2010年部門預算編制方案》。二是召開了全縣部門預算改革動員大會。三是舉辦了四期部門預算編制業務培訓。四是下達了單位的收入和支出控制指標。目前,部門預算編制正與一般預算編制同步進行,屆時將部門預算收支編制具體情況再詳細向人大常委會報告。
四、扎實工作,確保2010年預算收支任務的全面完成
(一)狠抓收入管理,確保財政收入穩定增長。嚴格依法征管,堅持做大財政“蛋糕”,確保財政收入穩定增長。一要嚴格依法征管,認真落實收入目標考核責任制。進一步完善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各部門組織收入的積極性,千方百計挖掘增收潛力,促進財政收入的穩定增長;二要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的各項稅收政策,繼續加強稅源監控,特別是重點企業、稅收大戶的監管,建立健全大稅小稅一起抓的管控機制,繼續實行以票管稅,抓好零星稅收的管理,加大稽查力度,依法打擊偷、逃、騙稅行為,確保財政收入穩定增長。三要進一步加強和規范非稅收入管理,拓寬增收渠道。結合部門預算改革,進一步加大非稅收入的征管力度,嚴格實行“收支兩條線”,確保各項非稅收入及時足額征收入庫。四是注重烤煙生產,確保煙葉增產增收。財政在確保煙葉生產經費、分成和獎勵資金的同時,加大對煙農的扶持力度,確保烤煙種植面積和預算安排煙葉稅收的實現。
(二)優化支出結構,支持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努力提高財政資金分配的科學性、公平性和公開性,貫徹落實擴大內需的各項政策措施。一是從嚴控制一般性支出,優先保證重點支出。按照部門預算編制要求,優先保證人員工資和津補貼支出,再單位的運轉經費,從嚴控制公務招待費、會議經費、購車經費等一般性支出,確保事關民生、財源建設、重大項目、強農惠農、維護穩定等重點支出;二是加快醫療衛生、教育、社會保障、文化事業發展步伐。積極支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工作,加強疾病、疫病預防控制和醫療救治體系建設,提高處置各類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以農村基礎教育為重點,繼續抓好中小學危房改造、“三免費”教育和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的開展。加大社會保障投入,著力改善困難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三是抓住國家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有利時機,繼續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加大支持項目前期工作力度,推動項目可行性研究和項目儲備,以項目建設推動經濟發展,提高財政經濟運行質量。四是進一步做好家電下鄉、汽車摩托車下鄉、促進城鄉消費。努力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支持縣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三)深化財政改革,不斷加強財政管理。一是全面推進預算管理改革。根據國家、省、州財政部門提出的“縣級政府要在2010年全面實行部門預算改革”的要求,我縣從2010年1月1日起,在全縣全面推行部門預算。我們將積極探索和完善公用經費定額標準體系,加大非稅收入的征收力度,加強宏觀調控,進一步細化單位支出預算編制。二是繼續深化國庫集中收付改革。全面推行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提高財政預算支出管理水平;在2010年將穩步推行機關事業單位公務卡改革試點工作。三是不斷完善鄉鎮財政預算管理方式改革。按照上級要求,進一步完善“鄉財縣管”和“村財鄉管”的管理模式,加大對鄉鎮、村基本支出的保障力度,切實緩解鄉鎮財政困難。四是進一步提升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水平。不斷完善財政監督檢查機制,努力加強對改善民生和擴大內需等財政專項資金的監管,確保財政資金安全,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四)加強財源建設,支持解決“三農”問題。一是支持加快農業產業化步伐,積極發展現代農業。以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為抓手,穩步推進優質農產品基地建設,不斷增強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活動。二是根據統籌城鄉、區域發展的要求,充分利用上級專款的支持政策,整合部分縣級財政資金,實行財政資金對縣域經濟的扶持投入。三是繼續加大財政支農扶持力度。重點支持柑桔、獼猴桃、優質水稻、煙草產業、畜牧業、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等綜合扶貧項目,加快脫貧致富步伐。四是加大對小企業發展的支持力度,加快形成各具特色的中小企業群體,積極培植新的財源。五是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各位代表,各位委員,2009年的財政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2010年的任務將更加艱巨,我們堅信,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有力監督和支持下,在上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在全縣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夠圓滿完成2010年預定的各項工作目標,為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