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農民搞一窩蜂種植最后害了誰?

[ 作者:農資導報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5-27 錄入:王惠敏 ]

最近大蒜價格暴跌,“蒜你狠”變成了“蒜你玩”,農民朋友是苦不堪言!農產品滯銷導致農民損失慘重,低價傷農現象的案例每年都在發生,每當這個時候社會輿論首先想到的原因就是農民兄弟盲目跟風,“一窩風”種植是罪魁禍首。這是個最淺顯易懂的道理,連一點經濟學也沒學過的人都明白。

作為一個真正從農村走出來的人,每當看到大量的特色農產品賣不出去,滯銷、爛市,我的心里面就會隱隱作痛。因為,我能深切地體會到,對于一位農民而言,經歷過這樣一次傷害,意味著什么——不僅僅“播下的是希望,收獲的是失望”,甚至是一個家庭的一蹶不振,乃至于由此對政府的“怨恨、不信任”。

“豐收煩惱”“增產不增收”……也許很多人包括一些媒體在內,對這種現象早已見怪不怪,因為近年來在三農領域發生了太多這樣的事情,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兩張情況:農產品滯銷,價格暴跌,但是生活在城市的人卻抱怨農產品價格高,吃不起!某地如果農產品滯銷,一旦有媒體報道宣傳,滯銷問題就會解決!

很多人把問題歸咎到農民廣泛存在盲目跟風種植現象。還說“引發了農民的投機致富心理,一窩蜂都去種植大蒜”。很多人對出現滯銷,直觀、武斷地下結論——供大于求。真是這樣嗎?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怎么會出現,只要媒體關注,消息傳出去,就會很快化解滯銷矛盾?怎么會出現,這邊便宜到沒人要,那邊有人想買買不到?這充分說明所謂的“供大于求”,僅僅只是區域性的供大于求,小范圍的供大于求,或者是在某些人眼中的供大于求,僅就國內而言,13億人口的巨大市場,根本沒有挖掘出來。

由于農戶分散經營,農產品市場無法準確預測產量,提供有效的市場信息引導農戶種植,這就導致農產品供需的不確定性成為一種常態,農產品滯銷也就會頻繁發生。

最根本的原因,沒人來指導咱農民,也沒有一個統籌的規劃來控制供和求的關系,既然是市場決定一切,那最關鍵的問題就出在很多滯銷問題出現在供大于求的狀況下,這樣肯定會價格下跌,便宜賣都沒人要。

農產品滯銷價格暴跌和農民朋友跟風種植導致區域內供大于求的的情況的確和農產品滯銷有關,但是如果說農產品滯銷就是農民盲目跟風種植導致的,這一點我是不同意的!

 

人都會向利益高的區域發展,農民也不例外!既然這種情況是真實存在的,為什么相關部門置之不理呢?為什么不提前向農民朋友宣傳跟風種植導致的后果呢?這就是社會的問題了!

眾所周知,農產品滯銷的因素有很多,如品質、銷路、市場行情等有關,但是這些都是次要矛盾!在互聯網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日益交融的今天,“信息不對稱”才是產生農產品“滯銷、賣難、買貴”怪圈的根源。正是因為信息不對稱,市場沒打開,才會造成所謂的“供大于求”假象;正是因為信息不對稱,銷售渠道單一,才會導致“一條路走不通就無路可走”現實;正是因為信息不對稱,才會導致“一邊價格奇便宜,一邊想買買不到”怪象;正是因為信息不對稱,才會出現只要信息傳播出去,很快就會化解“賣難”問題;正是因為信息不對稱,導致農業抗風險能力低。

要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那就是農業信息化。提起農業信息化,尤其是農產品銷售信息化問題,很多人一點都不陌生。近年來相關部門下了大力氣抓農產品流通,取得成效有目共睹,但是對現代農業不發達,依然主要靠分散經營的中國農業而言,信息化這步棋依然步履維艱。

農產品滯銷問題需要我們整個社會共同努力,在互聯網+農村的歷史背景下,對于基礎薄弱的中國農業信息化而言,無論是果農,還是銷售商,要從內心深處認識到互聯網+的重要性,在信息化幾乎無所不能的今天,要徹底改變以往那種“跟著感覺走”“靠天吃飯”“靠小販流通”“靠傳統批發”等臨時救急的觀念,要真正認識到信息化,尤其是互聯網對農業信息化的重要作用,酒香也要會吆喝,再好的品質,再怎么深加工,只有賣出去才是目的,產品再好,沒人要還是沒用!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資導報 2017-05-26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色婷婷六月亚洲婷婷 | 视频国产精品熟女 | 日韩αv在线观看 | 永久免费午夜福利视频 | 亚洲国产第一视频不卡 | 日本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