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16年我市農村電子商務實現全覆蓋后,越來越多的電子商務平臺出現在廣大農民身邊,打通了“網貨下鄉”和“農產品進城”的雙向流通渠道。今年,我市將繼續深化這項工作,全面提升農村電子商務應用水平,進一步完善農村電子商務服務體系,計劃發展網上銷售店100個以上,培訓農村電子商務從業人員2萬人次以上,帶動就業5千人以上。
記者從市商務局獲悉,今年的農村電子商務全覆蓋深化工作的思路是“鞏固完善、整合提升、創新發展”,充實完善農村電子商務服務體系,加快推進農村電子商務普及應用,探索創新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模式,培育壯大農村電子商務市場主體。切實發揮電子商務對改善農村消費環境、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幫扶貧困人口脫貧、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的作用,推動農村經濟社會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按照計劃,到2018年將探索出適應我市實際的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模式,并在全市得到全面推廣。培育交易額2億元以上,且具有很強帶動作用的本土農村電商龍頭企業2家。
為實現這些目標,我市繼續完善農村電子商務服務體系,深度挖掘縣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的功能,在滿足為承辦企業服務的同時,著眼于服務全縣域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引導電商服務資源入駐公共服務中心,為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等提供人員培訓、網店建設、品牌培育等專業化的一站式服務。提升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服務水平,充分發揮村級服務站貼近農村、貼近農民的優勢,及時了解當地農民的消費需求和生產需求,組織適銷對路的日用商品和生產資料上線銷售,更好地服務農民的生產生活,各村級服務站逐步疊加金融、繳費、旅游等功能,實現一站多能、一網多用,增強服務站的贏利能力。利用已有的物流配送資源面向社會開展服務,建立農村物流網絡和設施的共享機制,優化共同配送流程,實現縣鄉村三級收件、分派、配送“三統一”的物流配送模式,降低農村物流成本,打通農村物流配送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電子商務與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將成為農村電子商務開拓新的藍海。為此,我市將開展“農商互聯”活動,組織和引導農民合作社與電商企業對接,指導其根據消費需求及時調整生產結構,將特色農村產品打造成適銷對路的網絡商品。開展農產品電子商務工作,重點推動“名特優新”、“三品一標”、“一村一品”農產品上網營銷。結合縣域電子商務發展和地域產業特色,深化電子商務在農村休閑旅游、養老養生、文化創意等新業態發展方面的應用。推動電子商務“雙進工程”協同發展,促進農村電子商務與社區電子商務的互聯互通,開展生鮮農產品“基地+社區直供”電子商務業務,探索建立線上線下高效銜接的農產品交易模式。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石家莊日報 2017-05-05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