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合組織17日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與2015年相比,中國圍繞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簡政放權、利率市場化等所有關鍵領域進行的改革均取得了“明顯進展”。
當天,經合組織在德國巴登—巴登舉行的二十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會開幕前發布了年度報告《力爭增長2017》。該報告國別評價部分對中國改革作出了上述評價。
報告認為,對照兩年前發布的《力爭增長2015》所提及的改革各項關鍵領域,中國在所有這些領域都可以稱之為進展明顯。
首先,報告指出,本著“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精神,中國在中央和各級層面的價格管制已得到相當多的削減。鑒于此,經合組織表示,“減少國家對商業運作的介入”不再被其視作中國最為緊迫的改革事項。
其次,在簡政放權方面,報告認為,新設立公司所需完成的行政審批流程已得到簡化,與營業執照等相關的商事制度也通過改革變得面目一新。
最后,報告還指出,中國通過改革已經正式實現了利率市場化。而針對中國各領域下一步改革,報告亦提出了相關建議。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經合組織,OECD)是由全球34個市場經濟國家組成的政府間國際經濟組織。經合組織每年發布的這份報告旨在為有關國家改革發展提供決策參考。
針對G20國家面臨的復蘇全球經濟等共同挑戰,經合組織秘書長安赫爾·古里亞和德國財政部長朔伊布勒在當天的發布會上再次強調了落實結構性改革和提升包容性增長的重要性。
《力爭增長2017》報告亦呼吁各國政府通過協同開展勞動力、產品和金融市場改革,確保大多數民眾得以廣泛地共享發展成果。報告認為,以增長為導向的經濟政策需要確保在實現更強勁經濟復蘇的同時,也造福全體勞動者和廣大家庭。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新社2017年3月17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