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鄉鎮政府作為中國的基層政權組織,是黨和上級政府聯系農民的橋梁和紐帶,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提高鄉鎮政府公共服務能力,不斷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是當前一項緊迫的任務。
為加快鄉鎮政府職能轉變,強化服務功能,健全服務機制,創新服務手段,增強服務意識,提升服務效能,進一步推進鄉鎮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鄉鎮政府服務能力建設的意見》(下簡稱《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現將《意見》主要內容、相關解讀和基層聲音予以編發,以利各地在學習貫徹中抓好落實。
《意見》明確鄉鎮政府需要承擔職責
根據《意見》,鄉鎮政府需要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務涵蓋以下六個方面:
●鞏固提高義務教育質量和水平,改善鄉村教學環境,保障校園和師生安全,做好控輟保學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教育幫扶等基本公共教育服務;
●推動以新型職業農民為主體的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加強社區教育、職業技能培訓、就業指導、創業扶持等勞動就業服務;
●做好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失業和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服務;
●落實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制度和優撫安置政策,為保障對象提供基本養老服務、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維護農民工、困境兒童等特殊人群和困難群體權益等基本社會服務;
●做好公共衛生、基本醫療、計劃生育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對古村落、古樹名木和歷史文化村鎮的保護和發展,健全公共文化設施網絡,推動全民閱讀、數字廣播電視戶戶通、文化信息資源共享,組織開展群眾文體活動等公共文化體育服務。
此外,《意見》提出,鄉鎮政府還要提供農民基本經濟權益保護、環境衛生、環境保護、生態建設、食品安全、社會治安、矛盾糾紛化解、扶貧濟困、未成年人保護、消防安全、農村危房改造、國防動員等其他公共服務。
《意見》要求準確把握總體部署
把握鄉鎮政府服務能力建設的總體要求。《意見》提出,到2020年,鄉鎮政府服務能力全面提升,服務內容更加豐富,服務方式更加便捷,服務體系更加完善,基本形成職能科學、運轉有序、保障有力、服務高效、人民滿意的鄉鎮政府服務管理體制機制。
強化鄉鎮政府服務功能。《意見》提出,要加快鄉鎮政府職能轉變步伐,著力強化公共服務職能;擴大鄉鎮政府服務管理權限,對直接面向群眾、量大面廣、由鄉鎮服務管理更方便有效的各類事項依法下放鄉鎮政府。
優化鄉鎮基本公共服務資源配置。《意見》指出,要按照區域覆蓋、制度統籌、標準統一的要求,加快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發展進程;支持鄉鎮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項目和社會事業發展;完善鄉鎮財政管理體制,建立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
創新鄉鎮公共服務供給方式。《意見》強調,要建立公共服務多元供給機制,引導多方力量參與鄉鎮公共服務提供;提高公共服務信息化水平,構建面向公眾的一體化在線公共服務體系。
要加強鄉鎮政府服務能力建設保障。《意見》指出,加強鄉鎮干部隊伍建設,建立健全符合鄉鎮工作特點的干部管理制度;建立科學化、差別化的鄉鎮政府服務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強化鄉鎮政府監督管理,推進鄉鎮政府依法全面履行職責。
《意見》要求切實抓好貫徹落實
鄉鎮政府服務能力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加強統一領導、強化協作配合,共同抓好落實。
要加強組織領導。地方各級黨委都應當把鄉鎮政府服務能力建設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對《意見》實施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應當按照職責分工及時制定配套措施,強化部門協作,形成抓落實的合力。
要發揮鄉鎮政府的主體作用。鄉鎮政府應當深入學習領會《意見》精神,對照《意見》和上級黨委政府的實施部署,從體制是否健全、機制是否完善、方式是否科學、群眾是否滿意等方面查找突出問題,研究提出改進措施。
要抓好學習宣傳。各地各有關部門應當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尤其是關于鄉鎮政府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思想認識統一到中央加強鄉鎮政府服務能力建設的部署要求上來。采取多種措施,加強對《意見》的宣傳解讀,促進有關方面全面準確理解《意見》,為《意見》實施營造良好環境。
要加強督促指導。各地各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對鄉鎮政府服務能力建設工作的督促指導,推動鄉鎮政府服務能力建設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尊重地方和基層的首創精神,及時總結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經驗,發揮典型引路作用。
《意見》出臺的重大意義
《意見》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鄉鎮政府建設的高度重視和部署要求,對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這是深入貫徹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對深化行政體制改革、轉變政府職能、加強基層政府服務能力建設、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等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
這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必然要求。當前,我國城鄉基層的社會結構、利益格局和人民群眾的思想觀念發生了深刻變化,鄉鎮日益成為各種利益關系的交匯點和社會矛盾的集聚點。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加強鄉鎮政府服務能力建設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重要內容,是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保證。
這是加強鄉鎮政府自身建設的內在需要。鄉鎮政府是我國最基層的政權機關,是國家法律法規政策落實到“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執行者,是基本公共服務的重要提供者,是基層治理的重要組織者。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鄉鎮政府服務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但一些鄉鎮政府還存在服務理念滯后、服務能力不強、服務機制不健全、服務手段落后、服務效能不高等問題。我們要堅持問題導向,采取有力措施,切實增強鄉鎮政府的服務能力,為人民群眾提供精準有效服務。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2017年03月03日06版)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