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近年實地調研和數據分析,阿里新鄉村研究中心研究認為:未來兩三年,互聯網給中國鄉村帶來的變化將更加廣泛而深刻。
預測一:2018年中國農村網民規模將達2.4億
寬帶是信息時代的基礎設施,是連通城鄉的新紐帶。農村地區是中國未來網民增長的重要源泉。
未來兩三年,農村網民仍將快速增長,智能手機普及應用,是農村網民持續增長的第一動力。
中國正在實施“寬帶中國”戰略,按發展目標,預計到2020年,寬帶網絡基本覆蓋所有農村。
預測二:2018年農村網購使用率將超過60%
未來兩三年,農村網購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移動網購成為常態。城鄉之間網購使用率差距進一步縮小。
促進農村網購發展的因素包括:寬帶覆蓋面擴大、電商平臺大力推動、電商服務網點增加、物流日益便捷、村民相互帶動、農村電商政策鼓勵等。
預測三:返鄉創業人數將持續增長,互聯網發揮重要支撐作用
在城市成本提升、家鄉創業機會增多、返鄉政策鼓勵等正反兩方面因素作用下,返鄉創業人數將持續增長。
結合調研來看,電商創業、電商服務、“互聯網+鄉村旅游”等將成為返鄉創業者重要選擇。互聯網將發揮重要的支撐作用。
預計未來兩三年,浙江、江蘇、山東、廣東、福建、河北的鄉村地區,將成為全國返鄉創業者的主要目的地。產業基礎好、創業氛圍濃、服務相對完善等是關鍵因素。
預測四:農村電商與農村物流協同效應顯著提升
近兩年,農村電商與農村物流相互促進。農村電商發展,帶動農村物流提升。菜鳥網絡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農村地區的網購快遞量占全國近1/4,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而農村物流網絡擴大、成本降低,進一步方便網購消費、助推電商創業、促進鄉村特色產品流通。
未來兩三年,農村電商與農村物流協同效應有望顯著提升,促進農村商業基礎設施升級。
國家郵政局、商務部等聯合推動“快遞向西向下”工程,重點加強中西部、農村地區快遞網絡建設。按照預設目標,到2020年,基本實現“鄉鄉有網點,村村通快遞”。
預測五:網絡扶貧將進入多元化探索階段
近兩年,在甘肅隴南、河北平鄉、云南鶴慶、河南光山、山東曹縣等地,涌現出互聯網助推扶貧的探索,并有初步成果。
在消除貧困方面,互聯網有希望發揮更大作用,倍受重視。2016年11月,中央網信辦、國家發改委、國務院扶貧辦聯合印發《網絡扶貧行動計劃》,是網絡扶貧的重要標志。
未來兩三年,網絡扶貧將進入多元化探索階段。電子商務、網絡醫療、網絡教育、網絡旅游、網絡公益等將廣泛探索,幫助貧困地區共享到城市的多樣資源和服務,提高內生發展能力。預計到2018年,在國家級貧困縣中,“億元電商縣”有望達到50~60個,活躍網店數量將超過55萬個。
阿里新鄉村研究中心簡介
阿里新鄉村研究中心成立于2016年10月,是一個開放式、公益性的研究網絡,致力于研究互聯網賦能下鄉村發展的新現象、新模式與新趨勢。近期研究主題包括農村電商、電商消貧、返鄉創業等。
阿里新鄉村研究中心由阿里研究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財經大學、浙江大學、美國斯坦福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機構的學者共同組成,通過跨平臺的方式展開多樣合作。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阿里研究院 頭條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