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農村勞動力大量向二、三產業轉移以及新生代農民工對土地的"陌生",留守農業人群呈現出總量相對不足、整體素質偏低、結構不盡合理等問題。
然而,新型職業農民將以從事農業作為固定乃至終身職業,是真正的農業繼承人。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不僅解決了"誰來種地"的現實難題,更能解決"怎樣種地"的深層問題。
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有助于推進城鄉資源要素平等交換與合理配置。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首要的是勞動力統籌,在讓一批農村勞動力盡快真正融入城市的同時,必須提高農業、農村吸引力,讓一部分高素質勞動力留在農村務農。
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就是培育各類新型經營主體的基本構成單元和細胞,對于加快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將發揮重要的主體性、基礎性作用。
同時,從"三農"政策實施來看,要通過政策向真正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身上"傾斜",充分調動農民從事農業和糧食生產的積極性,確保"三農"政策的實施效率和效果。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今日頭條(頭條號/牛老根)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