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2016,中國農業交出了怎樣的成績單?

[ 作者:農民日報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12-21 錄入:吳玲香 ]

2016年,面對復雜形勢和多重挑戰,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各級農業部門認真落實新發展理念和中央決策部署,圍繞“提質增效轉方式、穩糧增收可持續”,著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凝心聚力、攻堅克難、開拓創新、扎實工作,農業農村經濟呈現出穩中有進、穩中向優的良好態勢。

概要講,有“兩穩、三進”。

·“兩穩”,就是農業生產穩,農民收入穩。全年糧食產量達到12325億斤,是歷史第二高產年,棉油糖、肉蛋奶、水產品供給充足。農民收入穩定增長,增幅有望繼續高于城鎮居民。

·“三進”,就是農業結構調整有序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大步邁進,農村改革穩步前進。籽粒玉米調減3000萬畝左右,畜禽養殖規模化率達到56%,主要農產品加工轉化率超過65%,以休閑農業和農村電商為代表的新產業新業態成為新亮點。農藥使用量繼續零增長,化肥使用量自改革開放以來首次接近零增長,一些地方實現負增長;主要農產品例行監測合格率達到97.5%,同比提高0.4個百分點。農村土地“三權分置”辦法出臺,開啟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又一重大制度性創新,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面積超過8億畝,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總量超過270萬個,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面積占比超過30%

一年來,全國農業系統齊心協力、拼搏進取,著力抓了以下重點工作:

一是著力調整優化農業結構

強化整體謀劃,分行業部署結構調整。以玉米為重點推進種植業結構調整,出臺全國種植業結構調整規劃和北方農牧交錯帶農業結構調整意見,調減“鐮刀彎”等非優勢區玉米面積,擴大糧豆輪作和糧改飼試點范圍。以生豬和草食畜牧業為重點推進畜牧業結構調整,優化南方水網地區生豬養殖布局,調減轉移1600萬頭;召開奶業振興大會,以中國奶業20強為龍頭引領奶業振興。以保護資源和減量增收為重點推進漁業結構調整,出臺漁業轉方式調結構指導意見,調整養殖品種結構和區域布局。

· 突出優質安全,調優品質結構。大力推進標準化生產,新建成果菜茶標準園800個,創建畜禽水產養殖示范場6851個。扎實開展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活動,首批命名107個縣(市),加快全程監管和追溯體系建設。加強農產品品牌建設,新認證“三品一標”產品1.3萬個。強化重大動物疫病防控,開展無疫區和生物安全隔離區建設,全年未發生區域性重大動物疫情。

二是著力促進農業綠色發展

· 緊緊圍繞“一控兩減三基本”的目標,打好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攻堅戰,加強農業資源環境突出問題治理。建設高標準節水農業示范區11個,化肥減量增效示范縣200個,病蟲害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示范基地600個。創建畜牧業綠色發展示范縣和漁業健康養殖示范縣,水產健康養殖示范面積比重達到51%。開展畜禽糞污綜合利用試點和洞庭湖區畜禽水產養殖污染治理試點。啟動洞庭湖、鄱陽湖等典型流域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開展秸稈綜合利用試點,繼續推進東北黑土地保護、南方重金屬污染、華北地下水超采治理試點。啟動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創建,探索農業綠色發展的有效模式。實施新一輪草原補獎政策。加大海洋牧場建設和水域生態修復力度,全年共清理取締5000余艘涉漁“三無”船舶和35萬張(頂)違規漁具。完成農機深松整地1.55億畝。啟動耕地輪作休耕試點616萬畝。

三是著力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 推進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完成106個重點城市周邊永久基本農田劃定。開展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創建一批全程機械化示范縣,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65%,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加大保護性耕作、秸稈還田等綠色生態技術推廣。啟動科技創新能力條件、現代種業等重大工程建設,擴大制種大縣獎勵規模,加快海南、甘肅、四川國家級種子基地建設。推進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和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組織實施競爭力提升科技行動,推進基層農技推廣體制機制創新。加強農業轉基因研發和安全監管,強化科學普及和輿論引導。召開“互聯網+”現代農業大會,在10個省份開展農業電子商務試點,在26個省份實施信息進村入戶試點,在8個省份繼續開展農業物聯網項目試驗示范。加強農業遙感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全年培訓100萬人。

四是著力加強規劃編制和政策完善

謀劃“十三五”發展,國務院印發全國農業現代化規劃,這是國家層面的第一個農業現代化規劃,是指導“十三五”現代農業建設的綱領性文件。編制印發了種植業結構調整等24個專項規劃。國辦下發了關于完善支持政策促進農民增收的意見。

·優化補貼政策,會同有關部門,在全國范圍推開農業三項補貼改革,支持耕地地力保護和適度規模經營。調整優化漁業油價補貼、動物防疫補助政策,啟動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以及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等重大政策。

·完善調控政策,推動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保持基本穩定,落實玉米“市場化收購+補貼”改革,繼續實施棉花、大豆目標價格試點,探索開展鮮活農產品調控目錄制度試點。建立重要農產品供需平衡表制度,定期發布農業經濟運行有關數據。

·創新金融政策,會同財政部組建國家農業信貸擔保聯盟,推動28個省建立省級農業信貸擔保公司,啟動“保險+期貨”試點,推動將旱災、疫病全面納入保險范圍。

·爭取投資政策,整合做大現有建設項目,積極爭取專項建設基金,推動將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列入支持范圍。

五是著力深化農村改革

·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起草并以中辦國辦文件印發完善農村土地“三權分置”辦法的意見,對農村土地產權制度改革作出全面部署。

·推進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制定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文件并經中央審議通過,扎實推進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試點。

·推進經營制度改革,召開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座談會,開展新型經營主體示范創建。擴大政府購買農業公益性服務機制創新試點,支持開展農業生產托管、代耕代收、聯耕聯種等社會化服務。

·推進其他各項改革,加強農村改革試驗區試驗成果的提煉推廣,啟動農墾專項改革試點,10個省制定印發農墾改革實施意見,種業人才發展和科研成果權益改革在全國推開。

·推進農業對外合作,國辦印發促進農業對外合作的意見,成功舉辦G20農業部長會議和中國-中東歐國家國際農業經貿合作論壇,啟動境外農業合作示范區和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建設試點。

六是著力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促進產業融合發展,以國辦文件印發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意見,制定發布全國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規劃,深入實施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政策,開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等示范創建和宣傳推介,組織實施農村產業融合試點示范工程。

·推進農村產業扶貧,制定貧困地區發展特色產業促進精準脫貧指導意見,推動貧困縣開展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試點,指導各地編好規劃,制定環京津貧困地區發展特色農業扶貧共同行動,開展定點扶貧地區產業發展帶頭人培訓,遴選一批產業精準脫貧的范例和樣板,引領帶動重點區域貧困人口脫貧增收。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最新国产精品自产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第一视频不卡 | 又色又爽视频香蕉网络 | 亚洲中文字幕aⅴ天堂自拍 思思热精品在线8 | 日本在线免费观看AⅤ | 亚洲资源站中文在线丝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