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未來10年有機農業或領導中國農業

[ 作者:農業行業觀察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12-14 錄入:吳玲香 ]

原題:食品安全成為民眾最擔心的問題,有機農業或領導中國農業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中國農業大學有機農業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杜相革表示,10年后,中國有機農業規模將會達到1億畝,主導世界有機農業的發展格局。

有機農業從不認可,逐漸成為消費焦點、消費趨勢,未來10年有機農業或領導中國農業。

趨勢:市場前景廣闊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社會心理學研究中心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舉辦的《社會心態藍皮書:中國社會心態研究報告(2016)》發布會在京舉行。藍皮書披露,調查發現,食品安全、個人信息安全和環境安全的安全感得分低依然突出,其中,食品安全和個人信息安全依然是目前民眾最為擔心的問題。

有研究指出,2015年間全國發生了26231起食品安全事件,平均每天發生約71.9起。事件發生的數量排名前5位的食品種類分別為:肉與肉制品(2600起,9.91%)、酒類(2272)、水產與水產制品(2143)、蔬菜與蔬菜制品(2035)、水果與水果制品(1878)

中投顧問發布的《2016-2020年中國有機農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表示,有機農業對于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不但可以提高農業生態資源使用效率,促進出口農產品結構的優化,而且可步階以漸進性地改善生態環境,增加外匯收入等。隨著人們對有機農業和有機食品的深入認識,有機食品的開發已經走過了剛起步時僅對邊遠地區傳統方式生產、新開荒地火野生無污染產品進行檢查認證的時期,逐漸進入了從常規農業向有機生產轉換的新階段。可見有機農業的市場前景是廣闊的。

前景美好,但路還很長

發展有機農業,不僅可以向社會提供純天然、無污染、食用安全的食品,而且有利于保護農村生態環境,提高農民收入。經過多年發展,我國有機農業規模穩步擴大,但也存在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是認證不規范。不同的機構執行標準的差異性很大,使有機食品面臨誠信挑戰。

二是技術研究滯后。有機農業需要一整套不同于常規農業的技術措施作為保障。從常規農業向有機農業轉換,面臨著病蟲草害防治、土壤培肥、品種選育、產品質量及生產效益等諸多難題。目前市場上高質量的商品有機肥價格高,生產者負擔過重。

三是政府扶持不夠。目前,國家的保護價收購,對于有機糧食作物沒有特殊的扶持措施。由于有機糧食生產要求比較高,相對產量較低,且投入相對較高。好糧賣不出好價錢,導致農戶的生產積極性不高。

如何從根本上解決中國食品安全問題?

國家質檢總局原工程師、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劉兆彬劉兆彬表示,解決中國食品安全問題最根本的出路在于抓好源頭——農業。而農業的根本出路就在于有機化。劉兆彬提出應大力發展有機農業,

他認為,在當代,人類已經進入了化學化農業階段。化學農業、化肥農業已經成了我國和許多國家農業生產的主要方式。2015年,我國生產的化肥大約是7432萬噸,農藥是374萬噸,還有一些抗生素和抗菌素。他認為,雖然化學農業有好處,但是也有三大弊端,一是破壞了土地,地力板結污染地下水;二是破壞了生態,影響了整個生態鏈和生物鏈;三是污染了食品。

談到如何發展有機農業、綠色農業,劉兆彬認為食品安全最最突出的問題是各類添加劑的濫用,國家對添加劑的生產、準入、使用、存在部分執法不到位的情況,要想做到食品安全,必須嚴控添加劑的使用。

劉兆彬提出,食品安全發展根本保障在于社會共治,法制化。第一要依靠企業自查自糾,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對產品、對員工,對股東,對利益相關方負責,對生態、對環保、對社區負責。此外,應做好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用好現代加工業的技術。此外由于農業受天災影響比較大,成本比較高,風險比較大,應普及農業保險。

劉兆彬指出,社會共治最重要的就是發揮社會各利益相關方利益主體監督作用。從消費者監督、輿論監督、政府監督、協會監督、其他第三方的監督等各方面進行監管制約。

支招!

反觀當前的中國農業,從傳統農業的精耕細作到現代工業化農業的“十二連增”,我國正站在轉型的十字路口。“到2020年實現化肥和農藥使用量零增長”進入行動期,綠色防控、有機農業示范基地的開展,農村一二三產業的創新與融合——這些都標志著中國農業的轉型升級已正式開啟。

新有機的概念,不再只是不用農藥化肥,而是一種系統性的解決方案。沒有任何一種單一的農業模式可以解決全球糧食問題;相反,未來的農業應該是結合有機農業、混林農業、集成農業、保護性農業、種養結合等多種可持續模式,而這才是保障未來糧食安全和生態可持續的答案。

目前我國也存在著不同形態的農業實踐,有常規農業,也有社會生態農業(CSA)、認證有機農業、地方政府支持的生態有機示范區、減少農藥化肥使用的綠色防控基地、小規模的自然農法、偏遠地區的自然農業等等。如果這些農業模式向新有機農業的原則學習,盡可能地滿足綜合標準考量,而不是單一追求產量最大化,那么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將邁向一個新的高度。

同時,為推動我國有機農業更好地發展,應采取多種積極有效的措施。

首先,加大對有機糧食生產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加大對測土施肥新技術的補貼力度。加強對有機肥生產企業的監管,生產出更多有機肥料。鼓勵農民增施有機肥,不斷減少化肥、農藥的施用量,加快有機食品、綠色食品基地建設,加強有機農產品產地經銷精細化管理,加快推進有機農業、綠色農業發展,努力打造有機農業品牌,推進農業產業升級。

其次,加快建立統一的具有國家資質的檢測機構,加強投入品監管,打擊假冒偽劣行為,維護有機食品產業品牌信譽。健全生產可記錄、信息可查詢、流向可跟蹤、責任可追溯的食品安全體系。

再次,加大對有機食品生產、加工和銷售等環節的監管力度,對亂用肥料、農藥等農業投入品生產以及亂用非有機食品配料加工的行為,執法機關應予以嚴厲打擊。

《自然》雜志研究:有機農業是未來生力軍

國際領先的科學期刊《自然》Nature分刊《自然·植物》,年初刊發了華盛頓州立大學學者John P. Reganold的研究,回顧和分析了40年來有機農業與常規農業的綜合效益[1]。上周,研究團隊在英國衛報上,對“我們可否通過有機農業喂飽100億人口?”給出了積極的答案。

這份研究對世界生態農業發展的瓶頸和趨勢做了深入論述。筆者認為,對我國農業如何實現真正的可持續發展,也頗具參考意義。

2050年如何喂飽全世界?這是我們亟待解決的人道主義問題。40年前,時任美國農業部部長曾經對此回答:“誰提議發展有機農業,就叫他先決定一下要餓死美國公民中哪5000萬人”。

40年過去后,刊發在自然雜志的最新跟蹤研究卻證明:盡管有機農業系統的產量低于常規農業10-20%,但在經濟效益、環境影響、社會效益等方面都超過常規農業,更在提供營養、適應氣候變化、增進土壤健康、保護生物多樣性、增加就業和創造新的經濟模式等方面有著積極表現。研究人員John Reganold預測,在面對21世紀人口激增、氣候變化和環境惡化等全球議題下,新有機農業是可持續農業發展的主力軍。

食品安全成為民眾最擔心的問題,有機農業或領導中國農業

案例——博士回國發展有機農業

80后,石嫣,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博士,清華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博士后。2008年,讀博期間,石嫣被公派美國農場務農半年,她成為國內第一位公費去美國務農的學生。

石嫣,第一次見識到農作物居然不用農藥、除草劑等化學品,出產的農產品直接供應給周邊小鎮的居民,而小鎮居民要在每年種植季節初期,就預付給農場一年的費用,雙方共同承擔種植過程中的風險。

在美國留學期間,石嫣對歐美流行的CSA社區支持農業模式充滿了興趣。于是決定把此模式搬回中國。

農業行業觀察發現:CSA可以譯為“社區支持農業”。它指的是,社區每戶家庭對農民生產做出承諾,讓農民與消費者互相支持,以承擔農產品生產的風險并分享收獲,而農民則負責任地對待土地并進行生態耕作。簡單來說,就是取消中間商,消費者預付菜金,農民采取有機的方式悉心耕作,雙方共擔風險,在收獲時由項目組織者負責將當季蔬菜按時送到消費者家中。

從美國交流實習回國后,石嫣也正式開啟了她的農民人生。在各方的幫助下,她在北京牽頭辦起了小毛驢市民農園。小毛驢市民農園雇用當地的農民種植蔬菜,并且招募會員,直接把農民種出來的菜銷售出去。同時,有興趣的市民也可以到農場去親自體驗種菜的樂趣。不過,后來因為覺得模式缺乏決策權,并非自己理想中的農園,在“小毛驢”步入正軌后,她選擇了另行創業。

2012年,石嫣夫婦及同事一起創辦了“分享收獲”農場。他們借鑒日本“守護大地協會”的經驗,讓農戶的生產以家庭的形式進行,在自己的土地上進行生態有機耕作,以保證食品健康、安全。

什么是有機農業?對石嫣這26個蔬菜大棚來說,就是完全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農藥、生長劑,而采用有機肥滿足作物營養。在很多人的觀念中,有機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著價格貴。

多年的有機農田實踐,相對于減量帶來的可預測結果,石嫣發現,人們對有機農業普遍缺乏的信任,是當代農人面臨的最大挑戰。“人們會一上來就問,你的蔬菜怎么保證全程有機?其實大家對有機食品的味道是主觀的,我們能做的就是通過嚴格管理,堅持有機種植的過程。”

最后,隨著消費升級,人們對食品安全與健康的需求激增,有機農業及有機農產品將會越來越受到高端市場的追捧。

(文章參考來源:經濟日報、綠色和平、北京晚報)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業行業觀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一本大道AV人久久综合 | 丝袜足午夜福利视频丝袜 | 在线观看不卡免费视频 | 在线不卡日本v一区ⅴ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欧黑人 | 亚洲综合色区另类小说久久久 | 色综合久久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