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讓農業走上高精尖發展之路

[ 作者:沈華坤?李建立?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12-12 錄入:實習編輯 ]

追夢內容:從個體工商戶轉型為現代農業企業主,致力于“稻蝦輪作、稻鰍共養、稻鱉共生”安全高效循環稻田生態綜合種養新技術,同時建立了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從田頭到餐桌全程監控,用尖端技術贏得高端、精品市場

余姚新聞網訊(記者 沈華坤)在11月29日閉幕的2016年浙江農博會上,由省種植業管理局組織的浙江優質稻米評比揭曉,我市選送的“甲谷緣”生態大米獲得優勝獎。這是市鼎綠生態農莊有限公司繼榮獲長三角地區稻田(水產)養殖技術創新金獎、優質大米評比最佳口感金漁米獎及養殖優秀企業綠色生態獎等榮譽后的又一項榮譽。

市鼎綠生態農莊有限公司為寧波市農業龍頭企業。企業再獲榮譽,農莊“莊主”李建立露出欣慰的笑容。眼下新米剛剛上市,北京、上海、杭州、臺灣等地的客商爭相訂購,最高價達到每公斤40元,加上稻田套養的甲魚、泥鰍等水產品收入,畝效益達1.6萬元。李建立從個體工商戶轉型為現代農業企業主的發展模式獲得了成功,而鼎綠公司的“稻蝦輪作、稻鰍共養、稻鱉共生”安全高效循環稻田生態綜合種養新技術,也被省、寧波市農業部門推廣。

說起從工業制造轉行從事農業,李建立說既偶然,也必然。說偶然,是因為以前因業務所需經常接待朋友和客戶,朋友說,“現在好多東西有污染,我們都不敢吃了,你要是能弄些綠色食品,那就太好了”。朋友間的一句玩笑話,使農村出生的李建立有了種稻、養魚的想法。

2011年,他租了75畝地,申請設立余姚市鼎綠生態農莊。剛開始,他對有機生態農業摸不著頭腦,比如治蟲,雖然不用農藥,但蟲子會成群結隊往田里飛。好在他善于學習,在市農業部門的重視下,鼎綠生態農莊與浙大農學院、浙江海洋大學、省農科院以及寧波市植保總站等科研單位緊密合作,實施生態種養七大工程。

走進鼎綠生態農莊二期生產基地,400多畝連作晚稻四周菊花綻放。這是農莊驅蟲第一招——植物藩籬。李建立說,菊花有吸引益蟲、擋住害蟲的功效。此外,這里還有香茅草、芝麻等防蟲植物,沿著這片由魚塘改造的稻田仔細巡視,三米一株的香茅、一米一株的芝麻,和菊花一起層層排列在田坎上,形成一道既能吸引益蟲,又能驅除蚊蠅、飛蛾等害蟲的植物藩籬,既實用又養眼。

據市農技總站專家鄭勝龍介紹,這個生產基地屬于寧波市級生態修復區,從建立開始,就沒在稻田里打過一次農藥。記者發現,這里的稻谷種得特別稀疏,這就是防治蟲害的第二招——通風透光。因為種得稀疏,植株的光合作用更好,水稻更通風,就少發病,少得蟲害。

鼎綠生態農莊還從事稻魚共育,在稻田里套養甲魚。為了確保種養有機結合,基地采取既有利于水稻健壯生長,又能給水生物提供足夠生長容量的大壟雙行技術。在大壟里,記者又發現一些新玩意兒,這就是農莊的第三招——性誘滅蟲。性誘器將人工合成的雌性害蟲性激素制成引誘劑,吸引雄性害蟲前來求偶,從而達到抑制蟲害的目的。而稻田里最為常見的稻飛虱,卻可以通過青蛙加以防治,這就是第四招——水生天敵。因為生態環境好了,青蛙自然多起來。除了青蛙,稻田里還有甲魚、泥鰍,都是消滅害蟲的。農莊為此專門申請了商標“甲谷緣”,說明甲魚和水稻的親密緣分。

弄清了水中的“秘密”,記者又發現四周堤塘上成片的雜草,怎么看也不順眼,但這卻是農莊除蟲害的第五招——草窩引蟲。在田間路邊安裝一盞盞殺蟲燈,就是第六招——電擊滅蟲,既可以殺蟲,又可以把蟲子收集起來喂養甲魚,一舉兩得。

在空中,記者發現一張張織得密密麻麻的絲網,原來這是農莊防蟲害第七招——天網拒敵。甲魚、泥鰍雖生長在水里,但也有天敵比如猛禽,天網的作用就是把猛禽擋在外面。

由于生產的有機大米、生態鱉和泥鰍,不含農藥和激素,又通過稻漁互養保證了品質,“鼎綠”的產品受到了市場的認可,客戶需求不斷,李建立對自己的要求更高了,他建立了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從田頭到餐桌全程監控,用尖端技術贏得了高端、精品市場。

去年,鼎綠生態農莊被列為寧波市生態修復模板區,李建立又借此機會,投入150多萬元,安裝了智能化噴滴灌、沼液池等設備,全程用手機管控,既能精準節水、節肥,又節省人工,實現自然生態循環,使食品更加安全。

目前,鼎綠生態農莊的稻米和水產品都通過了無公害認證,其注冊商標“甲谷緣”已成為浙東地區精品米和精品鱉品牌。

嘗到現代農業甜頭的李建立沒有滿足于自己的成功,為了帶動更多的農戶致富,他牽頭成立了鼎綠稻米專業合作社和鼎立漁業合作社,發展社員120多戶,依托生態種養技術,戶均增收2萬余元。同時,在省種植業管理局的支持下,他又在青田縣承包糧田400余畝,建立了鼎綠市外生產基地,以滿足更廣的市場需求。

(作者:鼎綠生態農莊有限公司負責人)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余姚新聞網-余姚日報 2016年12月01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九九 | 亚洲欧洲日产中文字幕 | 在线观看人成视频免费不卡 | 日韩综合网在线视频免费 | 伊人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