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全域旅游,提升鄉村經濟”已成為了當下鄉村發展的大熱門,鄉村旅游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熱度”,據中國鄉村旅游OTA創領者——去村里網數據顯示,湖北省2015年全省旅游名鎮達到40個以上,旅游名村達到200個以上,星級“農家樂”達到2萬家。鄉村旅游的井噴式發展似乎讓中國農村看到了希望,甚至有些貧困地區將鄉村旅游當作脫貧致富的法寶,就連精準扶貧也與其關聯。然而,鄉村旅游究竟路在何方
鄉村旅游的路在何方大力倡導全域旅游讓諸多鄉村脫離實際,不顧一切發展旅游,甚至出現一些“借錢搞旅游、靠政府財政撥款搞旅游”的荒謬做法。有些地方沒有科學合理開發利用資源,大肆毀壞侵占農田,將原本的良田變成所謂的“金山銀山”甚至假山,照抄照搬旅游景區做法,嚴重破壞了農村生態和原有經濟發展模式。有些農村為發展旅游貸款借款,讓自己背負承重的債務,舉步維艱。更有些地方的旅游項目因為缺資金、缺支持還沒等建成就不得不廢棄。這些都是熱過了頭惹的禍。
當然,鄉村旅游也不乏成功案例,如紅砂村的“花鄉農居”、幸福村的“幸福梅林”、駙馬村的“東籬菊園”、萬福村的“荷塘月色”、江家村的“江家菜地”等。所以,發展鄉村旅游要樹立科學的發展理念。科學規劃、合理開發資源,有的放矢,明確一個區域、一個地方、一個村莊應該從事何種鄉村旅游項目,避免“一哄而上”和“低水平重復建設”。同時要突出特色,打造精品。根據鄉村旅游資源特色,突出鄉村旅游亮點,彰顯鄉村旅游意蘊,打造鄉村旅游精品;注重鄉村文化的挖掘,讓鄉村旅游具有持久的活力和永恒的生命力。只有這樣不斷去探索,才能走出鄉村旅游自己的路子,農民也才能真正得到實惠。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今日頭條(頭條號/去村里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