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類新的農業發展概念在海外已有成功的先例,比如1994年日本學者提出了第六產業的概念,核心是通過鼓勵農戶搞多種經營,發展食品加工業,農資制造業和農產品流通、銷售和觀光旅游業等,讓農民更好的獲得加工和流通環節的增殖收益。日本政府隨后還大力推進農業六次產業化戰略,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其實我們國家也已經有很多嘗試,比如很多城市郊區的果園對城市居民提供采摘等旅游服務,這也是一產和三產的初步融合。“十三五”時期,將按照“基在農業、利在農民、惠在農村”這樣一個總的要求,以完善利益聯結機制,保障農民獲得合理的產業鏈增殖收益為核心,加快農產品加工業等供給側改革,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推動要素集聚優化,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到2020年,農村要素資源充分激活,城鄉之間要素良性互動,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改善,利益分配機制更加完善,使得農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取得明顯進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質量得到顯著提高,主要經濟指標比較協調,發展格局不斷優化,企業效率有所上升,推動農業現代化和促進農民增收作用持續增強。
作者系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央廣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