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環保部公布2015年中國環境狀況
環保部2日對外公布《2015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顯示,2015年全國城市空氣質量總體趨好,首批實施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的74個城市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比2014年下降14.1%。
2015年,全國338個地級以上城市全部開展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監測結果顯示,有73個城市空氣質量達標,265個城市環境空氣質量超標。
詳情點擊查看:《2015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布
2、“土十條”會給農民帶來什么?
5月31日,國務院印發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作為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戰略部署,《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全國土壤污染加重趨勢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環境風險得到基本管控。
“土十條”提出控制農業污染,加強化肥、農藥、農膜、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和灌溉水水質管理。針對農用地特別是耕地提出一系列嚴格保護措施,將符合條件的優先保護類耕地劃為永久基本農田,實行嚴格保護,確保其面積不減少、土壤環境質量不下降;嚴格控制在優先保護類耕地集中區域新建有色金屬冶煉、石油加工、化工、焦化、電鍍、制革等行業企業。
3、我國將大力發展農田水利
6日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簽署國務院令公布《農田水利條例》,自2016年7月1日起施行。日前,國務院法制辦負責人就《條例》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詳情點擊查看:七月份 可申請農田水利項目資金了!
4、東北部分農民改種大豆意愿不強
針對國內玉米供應過剩的情況,今年有關部門出臺了減少玉米種植面積、增加大豆等農作物種植面積的政策與措施。不過,由于很多條件尚未具備,玉米改種大豆的現象并不普遍,預計今年東北地區玉米種植面積變化不大。
5、6月份后“豬荒”還有加劇的可能
現在豬價高,部分養殖戶存在惜售心理,而且大家都壓6—8月份的高點,加上斷檔期的存在,現在收豬更加困難了。因此,預計進入6月份后“豬荒”還有加劇的可能,屠宰企業將普遍受制于此。
6、“蒜你狠”價格創四年新高
今年春季20元每公斤的大蒜價格讓市民驚嘆貴得離譜記者調查發現,進入5月中旬,新蒜上市后,蒜價整體緩慢回落,但受多種因素影響,今年大蒜價格已經達到四年來的最高價。
7、中國奶業振興正當時!
中國奶業未來發展空間較大。從人均消費水平看,目前我國人均奶類消費水平只有33公斤,不足亞洲平均水平的一半;從總消費需求看,隨著人口的增長、收入的增加和城鎮化水平的推進,我國奶類消費需求總量將持續剛性增長。
但近兩年,進口低價乳制品沖擊與消費增長放緩“兩碰頭”,全行業都面臨著嚴峻挑戰,產品銷售不暢,庫存積壓嚴重。尤其是奶農“賣奶難”,虧損面持續擴大,目前已超過50%。
對于如何開創奶業發展新格局,相關專家認為要持續加強優質奶源基地建設;同時,加強優質飼草料生產體系建設。抓好草食畜牧業各項扶持政策落實,擴大奶牛優質飼草種植規模;此外,還要加強生鮮乳質量安全監管。
8、砍了28棵樹 多掙7000多元
山西省核桃種植戶辛交元4年前不顧妻子的堅決反對,將碗口粗、正在掛果的28棵笨核桃“攔腰砍掉”,嫁接上了優質高產核桃品種。兩年后,家住呂梁市石樓縣龍交鄉寨子上村的辛交元的新品種核桃樹產了420斤干果,賣了近9000元,比原來種笨核桃多收了7000多元。而同村的貧困戶辛云平種了近20畝笨核桃,有2畝多進入盛果期,卻只賣了1300多塊錢。有的村民家里7畝核桃,1年只收入1000多元。
辛交元說:“扶貧要先扶智誰都懂,關鍵是怎么扶出效果。培訓搞了不少,請的也是專家,但是老百姓聽完后還是老樣子,就是因為沒基礎聽不懂。”當初他學技術,師傅手把手在地里教,很容易上手,所以扶智也要接地氣,大力推廣田間教學。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業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