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飛金黃的候鳥,每一年春天,油菜花自南向北,緩緩掠過中國遼闊的原野。所到之處,充滿溫暖、色彩和美麗。這些追逐季節而來的油菜花,攜著地理的信息,在不同時節和區域綻放大片大片讓人驚艷的美麗。
而篁嶺,在最美花海的婺源并不僅僅限于賞花,更深入的是文化底蘊。擇一日自駕來篁嶺,摸古觸今,感受大地藝術的氣息。
伴著細雨,穿行花間山路。掛在山崖上的篁嶺古村,地無三尺平,數百年來,村民早已習慣用平和的心態與崎嶇的地形"交流"。
乘纜車上下,盡攬古村上下左右,四面風光。菜花飄香、梨花賽雪梯田花海是篁嶺春季的代名詞。粉墻黛瓦掩映其中,云霧縈繞,是一個美麗的鄉村童話!
近300米的天街是五彩花朵的花園走廊,古巷兩旁徽式商鋪林立,茶坊、酒肆、書場、硯莊、篾鋪,古趣盎然。
天街的石板路,落滿雨滴,行人倒不急于趕路,而是顧盼前行的風景。一不小心,你也會被攬入他人的鏡頭,時刻保持對大自然的微笑,才是舒心領略篁嶺韻味的常態。
雖不是秋季,但金色果實成就了美感的點綴。數十棟古老徽派民居在百米落差的嶺谷錯落排布,整個山間村落飽經滄桑,徽式民居和土磚外墻相互依偎、相互襯托。
如果說,婺源古村是中國古建筑的大觀園,篁嶺無疑是一朵雅致動人的奇葩。千棵古樹見證村子的古與今,雖已春暖花開,固執的老樹依舊未見新芽,這是歷經滄桑的詮釋嗎?
篁嶺保存良好的徽式古村落格局,有原汁原味古村落風貌及民情民風,村莊的房屋結構開式特殊,農家一樓大門前臨大路,碩大的窗子,透視著鄰家生活的樸實!
都說篁嶺是浪漫的,是麗江以外的另一種傷愁,曬秋人家相戀,相思樹下相伴,懸索橋上相牽,愛心池邊相印......寫一張明信片,投入愛情郵局,寄給心中的他(她)亦或惆悵的自己。
即使是雨天,也抵不住村民悠閑愜意的生活,百米外的窗子里傳來悠揚的長笛聲,似在歡迎遠道而來的八方朋友們。
還未曾動身來婺源,便被朋友問起,到不到篁嶺?
源于篁嶺曬秋,這已成為"最美中國符號",更演變成鄉村旅游提升的"圖騰"和名片。每年六月六、九月九,篁嶺都舉辦隆重的曬秋節,曬秋的場景、獨特的民俗文化,將成為這個時代的一個文化符號,就如同"清明上河圖""富春山居圖"一樣,"篁嶺曬秋圖"將會成為傳世之作。這一小小角落的平臺上,單獨交費進入是可以看到些什么的。
在雨中的天街,品嘗特色小吃也是民俗風情必不可少的一環。婺源特色小吃 "蒸汽糕"、"灰汁果"“清明果”都沒來得及尋到,鞋墊餅的小屋位置倒是靠前,嘗過才會唇齒留香。
待賦有神韻的秋季曬秋時節,故地重游吧!煙雨三月,再見篁嶺,離開,是為了最美季節的再次遇見,途中映畫!
作者系樂途旅游網與專欄作家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樂途旅游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