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動動手指,生鮮蔬菜瓜果就可以迅速快遞到家。如今,越來越多的農產品在網上銷售,市民想要吃到新鮮美味的農產品,可謂方便極了。重慶農產品電商產業發展現狀如何?今(28)日下午,重慶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重慶社會科學院課題組發布歷時16個月研究的《重慶農產品電商產業發展研究報告(2015)》(簡稱《報告》),從中可以找到答案。
動動手指,生鮮蔬菜瓜果就可以迅速快遞到家。如今,越來越多的農產品在網上銷售,市民想要吃到新鮮美味的農產品,可謂方便極了。重慶農產品電商產業發展現狀如何?今(28)日下午,重慶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重慶社會科學院課題組發布歷時16個月研究的《重慶農產品電商產業發展研究報告(2015)》(簡稱《報告》),從中可以找到答案。
活躍農產品電商平臺網店超百個 砸錢的多盈利的少
“農村電商被比喻為‘最后的電商藍海’,砸錢的多,盈利的少。” 課題組組長、重慶社科院副院長、重慶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勝說,農村電商正成為基層政府應對經濟下行的法寶,追捧中出現了種種虛熱的現象,有必要通過系統的研究,為重慶農產品電商產業制定科學的發展路線。
《報告》顯示,目前在重慶較為活躍的農產品電商交易平臺及網店已經超過100個,許多區縣都建設了自己的電商平臺,但總體上還處于農產品電商發展的初級階段。
從生產品類視角來看,重慶觸網銷售有500多類農產品,其中生鮮類農產品銷售額占 14.7%,非生鮮類農產品銷售額占85.3%。一些區縣的特色農產品觸網較深,比如忠州豆腐乳、梁平張鴨子、豆筋、青花椒、榮昌豬、生姜、鵝、蜂蜜等。
從銷售品類視角來看,到2015年12月中旬,淘寶、天貓、京東等10家全國性農產品電商平臺在售的重慶農產品達到33000多件,本土48家農產品電商平臺在售的重慶農產品近3000件。
有多少網店在賣農產品呢?《報告》顯示,到2015年12月,在淘寶平臺銷售重慶農產品的店鋪有4576家,其中注冊地在重慶的店鋪1848家,其次是江蘇311家,四川304家。說明在淘寶平臺上,重慶經營農產品的網店已初具規模。
王勝指出,重慶本土涉農電商平臺僅有兩家平臺的日均訪問量達到萬級,與淘寶、京東等全國性涉農電商平臺相比,仍存在顯著的數量級差距。
據課題組對12家重慶本土農產品電商企業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3家企業盈利,1家企業微盈利,2家企業持平,有5家企業虧損,虧損企業多于盈利企業。
農產品電商產業如何發展? 《報告》建議多
針對重慶農產品電商產業發展,《報告》從產業發展規劃、優化物流、構建標準體系等多個方面給出了具體的建議。
《報告》建議,要制定重慶農產品電商產業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啟動實施重慶農產品電商重點村鎮行動計劃,推動農業生產規模化、標準化、綠色化、品牌化,著力解決農產品“好的不多、多的不好”難題,逐步形成10—20個規模上億的重慶特色農產品電商知名品牌。
同時,要加快構建農產品電商標準體系,加快完善農產品電商市場監管體系。
《報告》指出,要加快建設覆蓋城鄉的農產品物流配送體系,實施鄉村物流配送財政支持政策,提高企業參與農產品“最初一公里”物流服務的盈利水平和內在動力。加快實施電商菜籃子計劃,支持企業開發、使用具備保鮮功能、可回收和重復利用的菜籃子,降低生鮮農產品在配送過程中的損耗和物流配送成本。
要大力培育農產品電商配套服務產業,著眼于農產品電商生態系統的健康發展,依托眾創空間,培育一批平臺建設與維護、數據分析、網店裝修與營銷推廣、網店代理運營等第三方農產品電商服務企業和團隊。
市商委、市發改委、市農委等我市職能部門相關負責人,云陽、梁平、石柱等區縣相關負責人,重慶大學、重慶工商大學等高校科研機構專家學者,華龍百家等電商企業相關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華龍網3月28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