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特別強調公共教育投入要加大向中西部和邊遠貧困地區傾斜,要落實提高鄉村教師待遇政策。鄉村教師問題再次引發熱議,鄉村教師“下不去、留不住、用不好”的情況如何解決?國家出臺的《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在地方落實情況如何?為此,記者采訪了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許濤,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教育廳廳長羅偉其。
解決鄉村教師問題必須打“組合拳”
《中國教師報》:從全國來看,330萬名鄉村教師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可能在“下不下得去、留不留得住、教不教得好”,這3個問題解決不好,就會出現鄉村教育“空心化”和鄉村教師流失問題。請問《鄉村教師支持計劃》的出臺,能否解除這些“困惑”、破解這些問題?
許濤:我國35%的初中、66%的小學、35%的幼兒園設在鄉村。鄉村學校是我國覆蓋面最廣的基層教學單位。由于受城鄉發展不平衡、交通地理條件不便、學校辦學條件欠賬多等多種因素影響,鄉村教師的職業吸引力仍然還不夠強,“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困惑依然存在,嚴重制約了鄉村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圍繞“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工作目標,明確提出了今后6年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4項基本原則和8項主要舉措,打出“組合拳”,力求多措并舉、定向施策、精準發力、標本兼治,力爭使鄉村教師來源得到多渠道擴充,鄉村教師資源配置得到改善,教育教學能力穩步提升,各方面合理待遇依法得到較好保障,職業吸引力明顯增強。
《中國教師報》:去年國家出臺《鄉村教師支持計劃》以后,各省市都推出了具體的實施辦法。廣東鄉村教師隊伍基本情況如何?是怎樣貫徹落實《鄉村教師支持計劃》的?
羅偉其:廣東已經結合地方實際制定了《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實施辦法。事實上,在國家政策出臺之前,廣東從2013年開始便著力提高農村教師待遇,在全省實施農村教師津貼制度,已經出現了縣城教師主動到鄉鎮任教的局面。
為了提高農村教師的素質,從2010年開始,廣東省委省政府每年拿出5億元實施“強師工程”,其中40%用于農村教師的培訓。我們對教師培訓工作提出了“三精”,一是“精心設計”;二是“精心管理”;三是“精準培養”,根據教師不同的經歷、不同的需求設計相應的培訓課程方案。另外,在培訓過程中采用多種模式,如遠程教育、跟崗培訓、置換培訓,名師幫帶等。鄉村教師的問題是系統性的問題,簡單處理是解決不了的,系統的問題必然要用系統方法處理。
在農村教師優化結構上,從2007年開始,廣東省探索大學畢業生到農村任教上崗“退費政策”。只要大學生承諾畢業后到縣城以下地區任教,就逐年退還其大學期間的學費、住宿費。政策實施后,從2008年開始到現在,廣東補充了4.2萬名年輕大學生到農村任教。本來預計他們在鄉村服務4年或者5年就會流動,結果到去年底統計,98%的人都選擇留下。所以,在解決鄉村教師問題上,必須打“組合拳”。
提高待遇最能增強鄉村教師職業吸引力
《中國教師報》: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特別提到:要落實提高鄉村教師待遇政策。讓鄉村教師“留得住”、有獲得感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待遇問題,廣東省的具體做法是什么樣的?國家在提高鄉村教師待遇方面,有沒有強有力的措施和辦法?
羅偉其:從2013年開始,廣東按照平均每個月500元的標準給予教師補貼,各地市縣根據教師教齡、職稱、距離縣城的遠近等因素,再對方案進行細化。從2014年起,津貼標準提高到每月700元,今年將提升至800元,明年提升至900元,后年將達到1000元。如果每個月能給鄉村教師1000元津貼,這一崗位的吸引力就會很強。實際上,根據調研,在津貼達到700元時,安心在農村任教的教師比例已經大幅度提升。每到寒暑假找關系往縣城調的鄉村教師大幅度減少,而且開始出現縣城的教師愿意到鄉鎮任教的現象。
許濤:教師隊伍建設,特別是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最核心的一個問題的確是待遇問題。著力提升待遇水平,對鄉村教師來說是最直接、最實在,最能撬動起一系列變化的政策杠桿,能極大地增強鄉村教師的職業吸引力。
在提高鄉村教師待遇上,《鄉村教師支持計劃》推出了兩個非常重要的舉措。一是全面落實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讓每一位符合條件的鄉村教師都能享受到生活補助,同時依據學校艱苦邊遠程度實行差別化的補助標準,越往基層,越是艱苦,待遇越高。二是要求各地一定要依法,依據《教育法》和《教師法》,真正落實已經出臺的各項政策,依法保障教師的待遇,包括他們的社會保險、醫療、住房等問題。我們相信,通過《鄉村教師支持計劃》的實施,會有更多教師在鄉村扎根從教。
好政策必須落實到基層
《中國教師報》:下一步怎么讓《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及各地實施辦法在鄉村基層生根開花?
許濤:以今年1月份各個省份實施辦法出臺作為標志,新時期全面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已經打通了“最先一公里”。下一步如何讓它真正落地?形勢仍然非常艱巨。我們特別希望好的政策能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未來5年,我們將把推動《鄉村教師支持計劃》落實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同頻共振,多措并舉大力推進,切實使《鄉村教師支持計劃》每一項政策舉措落地生根、見到實效。一方面,大力宣傳各地實施辦法新舉措新亮點,營造全面推進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良好氛圍,凝聚部委協同、地方聯動、全社會支持的合力。
第二個方面,要把示范性項目做好,發揮中央政策的示范引領作用。國家項目的示范效應現在已經很明顯地顯示出來了,還將進一步得到加強。
第三個方面更重要,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從今年開始會加大督查的力度。按照國務院文件的要求,每年開展專項督查,看看各個省制定的實施辦法是不是完成了既定任務,特別到年底的時候,要通過新聞媒體公開各省推進情況,曬曬成績,找找不足。希望好政策能逐年落地,讓鄉村教師真切感受到黨和國家的陽光雨露,讓他們心無旁騖地教書育人。
《中國教師報》:教育廳長、教育局長要管好一個省、一個市的教育,真的很不容易。羅廳長對教育部特別對教師工作司在鄉村教師隊伍建設上有什么希望和期待?
羅偉其:接下來圍繞怎么更好地落實《鄉村教師支持計劃》,以及結合廣東推進教育現代化的工作,希望在這兩方面做點突破。
一是編制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既要有教師數量上的充足,同時質量上也要達到要求。如果我們教師隊伍還是按照原來保基本運作的編制標準,肯定在提高教育質量的路上會碰到很多困難。希望國家對教師編制適當放寬一點。
二是希望中央協調一下,將教師的調配權交給教育部門。“縣管校聘”我們都在推,但是有些地方推不動,建議將教師的配置權放給教育部門。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教師報》2016-03-16(記者 劉華蓉 黃浩)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