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尋回失落的鄉土

[ 作者:朱勝萱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2-29 錄入:王惠敏 ]


伴鄉,是一條無盡探索的路

伴鄉,讓我們重新認識腳下的土地

伴鄉,回到城鄉之間,審視土地與人的關系

伴鄉,是傾一國之力籌謀布局,

集社會化力量的廣泛參與

我舍不得我的城市

又割不斷我的故鄉情懷

于是我

伴城伴鄉

尋回失落的鄉土

文/朱勝萱

我有一個田園夢,就是在塵土飛揚、霧霾繚繞的城市中,在冷漠的人與人之間建一座花園,建一座橋梁,建設溫暖的另一個世界。

尋回失落的鄉土(圖1)

尋回失落的鄉土(圖2)

在2005年的時候,我應該是全中國最頂級的設計師,我做了那年國際中標競賽上海最重要的項目——2010上海世博公園。具體來說應該是三個公園和整個黃浦江沿線約七公里的岸線以及參與了整個園區的景觀實施總控。

尋回失落的鄉土(圖3)

尋回失落的鄉土(圖4)

從農村到城市,工業喧囂瓦解了農耕文明,萬丈樓宇取代了阡陌田地。十年間,中國的自然村落,正在以每天250個的速度急速消亡,有關鄉村未來的思考與探究也變得越發迫切。機緣巧合,我在一次路過莫干山蠶種場舊址時,一種新型城鎮化的模式在我腦海中醞釀成型,也就是“莫干山計劃”。

可能很多人知道莫干山是因為那里有個高大上的裸心谷——一個外國人做的高端度假酒店。其實莫干山區域有大約100多家左右的小型民宿。而我是2011年機緣參與到了莫干山鎮的旅游規劃。

尋回失落的鄉土(圖5)

尋回失落的鄉土(圖6)

這個項目最受大家關注的可能是一家13間房的小民宿,從建造,策劃,實施,運營到推廣都是我們自己來做的。其實環繞著整個莫干山它有非常多的資源,但莫干山因為是湖州的水源保護地,它所有有污染的工業、養殖業等都被停止了,這也使得整個鄉處于一個幾乎沒有經濟來源和收入的狀態,盡管江浙的農村大多是比較富裕的。

尋回失落的鄉土(圖7)

▲13間房的小民宿

這是在大山環抱下的一塊60多畝的農地,是我租下來的。在我租之前,原來農地的整片苗圃被運出后,土地是變得相當貧瘠的。當時的我不是特別了解農業知識,但是當我看到那片土地的時候就連我都知道那片土地是很難再長出農作物了,土地簡直就像被炸彈炸過似的,到處是巨大的深坑。大家都覺得江浙的農村非常富饒,這片農地卻是貧瘠的,它沒有辦法種植,整個水系和農業狀況是崩潰的。

尋回失落的鄉土(圖8)

尋回失落的鄉土(圖9)

尋回失落的鄉土(圖10)

▲清境農園

這是我們通過三年的時間逐步做的土地改良,一直到2014年也就是今年夏天,我們才有了第一批的收獲。

這里有我們種植的秋葵,紫蘇和玉米,當然也有了部分的鄉村旅游和采摘活動的開始,但是收入并不可觀。我們在2014年一年左右的時間,所有農業投入大概20萬左右,但收入可能不到5萬塊錢。

尋回失落的鄉土(圖11)

▲曾經是小學堂,如今成為“適合那里的房子”的清境原舍

這里是一個聯動的地方,它除了有個60畝的農地,它邊上有個曾經是小學后來變成養雞場,不停轉換的一個資產。這樣一個產物,它周圍環境非常漂亮,可惜這個地方已經荒廢了約5年的時間。當時我初見它的時候并沒有想好是否決定去做民宿運營,只是覺得那個地方太可惜了。所以我就租了下來,然后開始設計和建造,想作為一個設計師的活動場地或者是居住和度假的地方。

尋回失落的鄉土(圖12)

尋回失落的鄉土(圖13)

我們建設了挺長時間,大家知道做那些5、6個億的工程快的話也就十幾個月的時間,但這5幢小房子我們做了2年。從設計到建造到整個室內,我們都花了很多心思去做。大家看到這是一個很普通的房子,當時很多設計師問我:到底我們要造一個什么樣的房子?我說造個屬于那里的房子。聽著很簡單,但很難實現它,因為工藝和建造都是現代的了。若我們想要造出適合那里的房子,就鋪地的工藝來說,在整個村子里只有兩個人會做了,它不是用如今普遍的水泥砂漿去做,要用原來的工藝。

尋回失落的鄉土(圖14)

尋回失落的鄉土(圖15)

尋回失落的鄉土(圖16)

尋回失落的鄉土(圖17)

這是建成后的照片,雖然也用了許多現代元素,素混凝土、中空玻璃等,但設計師造了一個我認為是屬于那個地方的房子。室內沒有用任何涂料、油漆,人工合成的材料,全是原生回收使用的木板。地板,家具,包括里面的器物都是用循環材料。夜晚在那里可以拍到螢火蟲,可以拍到星空,所有的餐廳和住宿現在都已經對外開放。

尋回失落的鄉土(圖18)

▲清境原舍夜景

通過兩年的時間,這家不起眼的小民宿,這家只有十三間房的小民宿已經被選為今年全國最佳民宿,也拿到了最時尚的各種獎項。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鄉村改造的案例,大家看到的是其中一個部分包括一個60畝農地和廢棄的小學校。其實我們的莫干山計劃中最重要的一個部分是在莫干山鎮里面的庾村文化市集。

尋回失落的鄉土(圖19)

▲庾村文化市集舊貌

莫干山上有一兩百家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民宿,但整個鎮區還是比較蕭條的,幾乎沒有什么生意。當地老百姓沒有得到任何提升,包括文化提升和消費提升。

我們選擇了莫干山腳下的庾村,打造成一座文化市集,讓它成為城鄉互動的空間節點、物資集散的商業節點、資訊傳播的文化節點和鄰里關系的社區節點。庾村文化市集原是民國時期的蠶種場舊址,是當時民國外交部長、上海第一任市長黃郛先生面對彼時不盡人意的鄉村面貌實行長達數十年的改造實驗中的重要場地。而如今,我們的庾村文化市集保留了原來的特色建筑,并對其進行修復。同時,在這座廢棄舊址上進行了文化和設計的植入,使其擁有了全國最大自行車主題餐廳、鄉村文化藝術展廳、城鄉互動論壇會場、莫干山第一間傳統的窯燒手感面包坊、設計師客棧、鄉村咖啡屋、鄉村公益書店、設計師格子鋪等等,庾村文化市集不斷吸引著景觀設計師、著名建筑設計師、工業藝術匠人、文化創意人、城市農耕踐行者、綠色生活倡導人、綠色幼教工作者、社會公益人士、鄉村休閑研究者……這是一個城鄉共同體建設者的交流平臺,同時,帶給周邊村民新興文化,復蘇了它曾經的活力。

尋回失落的鄉土(圖20)

▲庾村文化市集內竹棚

尋回失落的鄉土(圖21)

▲庾村文化市集內自行車主題餐

尋回失落的鄉土(圖22)

▲庾村文化市集內萱草書屋

尋回失落的鄉土(圖23)

▲在庾村文化市集內舉辦的活動

尋回失落的鄉土(圖24)

▲庾村文化市集內的窯燒手感面包坊

在“莫干山計劃”中,位于莫干山鎮南路村的農園滿足了生于城市的人們享受農耕、摘果、種菜的樂趣。我們團隊希望依循大自然法則,以維護土壤生機的土壤培育為基礎,不使用任何化學肥料、農藥和各種生長調節劑以及任何有殘害土壤的添加物,開發田園風貌的觀光休閑,提供親事農耕的體驗園地,構建一個集農業生產、觀光、體驗于一體的農耕田園。

尋回失落的鄉土(圖25)

不管是在城市的屋頂、樓宇,還是在更廣闊的鄉村,我希望我的作品讓人有切實的進入感。讓人們有一時忘了房價,有一時不慕榮利,有一時“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用那么一點點時間進入到這個田園空間來得到回歸的密碼,回到自己那條來時的路。

尋回失落的鄉土(圖26)

尋回失落的鄉土(圖27)

尋回失落的鄉土(圖28)

尋回失落的鄉土(圖29)

作者簡介:

原舍:朱勝萱

田園東方聯合創始人

東方園林·東聯設計集團首席設計師

伴城伴鄉·城鄉互動發展促進中心發起人

國際休閑產業·休閑鄉村專委會秘書長

上海世博會景觀工程總顧問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搜狐旅游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午夜精品国产拍精品福利 | 日本一区二区人妖 | 日韩熟女久久久久久 | 一级A中文子幕在线免费 | 亚洲综合色丁香婷婷六月图片 | 中文字幕AV在线免费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