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讀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指導意見
1月8日,國家發改委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
亮點一:產業融合要與新型城鎮化有機結合
國家發改委農村經濟司司長吳曉表示,農業與二三產業融合實際上是要通過加強統籌規劃、有序地調整農村產業布局,促使農業和二三產業融合,產業融合與新型城鎮化有機地結合。
亮點二:加大財稅支持力度,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
支持地方擴大農產品加工企業進項稅額核定扣除試點行業范圍,完善農產品初加工所得稅優惠目錄。落實小微企業稅收扶持政策,積極支持“互聯網+現代農業”等新型業態和商業模式發展。統籌安排財政涉農資金,加大對農村產業融合投入,中央財政在現有資金渠道內安排一部分資金支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試點,中央預算內投資、農業綜合開發資金等向農村產業融合發展項目傾斜。創新政府涉農資金使用和管理方式,研究通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設立基金、貸款貼息等方式,帶動社會資本投向農村產業融合領域。
2、明確食用農產品市場準入具體要求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1月8日發布消息稱,《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將于2016年3月1日起實施。
亮點一:該辦法明確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是指通過集中交易市場、商場、超市、便利店等銷售食用農產品的活動。
亮點二:該辦法明確食用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要履行食用農產品市場準入管理、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入場銷售者檔案、市場信息報告制度、食用農產品檢查制度、制定食品安全事故處置方案等義務。
亮點三:該辦法明確食用農產品進入集中交易市場必須提供食用農產品產地證明或者購貨憑證、合格證明文件;無法提供的,必須進行抽樣檢驗或者快速檢測;抽樣檢驗或者快速檢測合格的,方可進入市場銷售。
3、2020年基本實現農村動力電全覆蓋
國家能源局6日對外發布《關于加快貧困地區能源開發建設推進脫貧攻堅的實施意見》。《意見》提出,到2020年,基本實現農村動力電全覆蓋;完成200萬建檔立卡貧困戶光伏扶貧項目建設。
亮點一:在農村電網改造升級方面,加快孤網縣城的聯網進程,加快延伸電網到鄉、到村。西藏及青海藏區縣城全部聯網或建成可再生能源局域電網,農牧區電網基本全覆蓋,建成到鄉到村的完整區域農村電網。
亮點二:在光伏扶貧方面,在光照條件良好(年均利用小時數大于1100小時)的15個省(區)451個貧困縣的3.57萬個建檔立卡貧困村范圍內開展光伏扶貧工作。到2020年,實現200萬建檔立卡貧困戶戶均增收3000元以上的目標。
亮點三:在能源開發建設方面,農網改造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向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連片特困地區傾斜。
4、中央提高農業保險補貼
1月8日,為切實減輕產糧大縣縣級財政農業保險保費補貼支出負擔,中央財政將進一步提高對產糧大縣稻谷、小麥和玉米的農業保險保費補貼比例。
根據財政部印發的通知,對政策出臺前,省級財政產糧大縣三大糧食作物農業保險保費補貼比例已高于25%(現行補貼比例)的部分,中央財政承擔高出部分的50%。此外通知稱,如省級財政進一步提高農業保險保費補貼比例,并相應降低產糧大縣縣級財政保費負擔,中央財政還將承擔產糧大縣縣級保費補貼降低部分的50%。
上述政策實施后,中央財政對農業保險保費的補貼比例,將由目前的中西部40%、東部35%,逐步提高至中西部47.5%、東部42.5%,對緩解產糧大縣財政支出壓力、擴大農業保險覆蓋面、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等,將發揮積極作用。
5、強調發展特色產業促進精準脫貧
1月10日,農業部、國務院扶貧辦在河北省阜平縣召開特色產業精準扶貧工作座談會,共同研究發展特色產業,促進精準脫貧工作。
會議要求,各地農業和扶貧開發部門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加強協調配合,真抓實干、主動作為、務實推進、精準幫扶,形成工作合力。要緊緊圍繞產業發展精準到村到戶到人的要求,做好科學規劃。要充分結合各地實際,創新扶貧方式,出臺扶持政策,不斷完善工作機制,調動各方面特別是貧困農戶的積極性,發展特色產業,促進精準脫貧。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業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