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年會-2016預測與戰略”于2015年11月17日-19日在北京舉行。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兼辦公室主任、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陳錫文出席并演講。
陳錫文分析了國內與國外糧食倒掛的原因,其認為,從國內來看,政府規定的最低收購價格不斷上漲,從國外來看,經濟危機后,國外糧價下跌幅度過大,人民幣匯改后大幅升值,國際海運價格大跌等因素都對糧食價格倒掛產生了影響。
其認為糧食流通體制、糧食價格形成機制、糧食的補貼政策、以及糧食的收儲制度方面的改革勢在必行。
對于如何改革,陳錫文認為,糧食價格的形成要由市場來決定,但是農民的利益要由政府來保證。“改革將會通過價補分離的方式來推進,價格由市場形成,各類市場主體才能進入市場,讓糧食流通活起來。農民受損失的部分,通過合理的補貼進行補償”。
對于社會上流行的“國內糧食價格沒有競爭力,又要給農民補貼,能不能少種一點到國際上多買一點”的觀點,陳錫文反駁稱,國內外糧食價格倒掛僅僅出現在WTO規定的關稅配額制度內——配額內,關稅僅有1%,超出配額,關稅將提高至65%,超出關稅配額的部分,國外糧食價格完全沒有競爭力。
對于集中土地,農業大規模經營的提議,陳錫文也表現出了自己的擔憂,其認為,如果靠租賃土地實現農業大規模經營,一旦糧價下跌,受到沖擊最大的恰恰是大規模經營的農戶,“現在全國各地的土地流轉,租金都在不斷的上升。
其認為,通過發展土地股份合作制,把土地托管給生產型經營服務組織經營,以繞過了土地租金,使得土地的主人和經營者能夠在市場經濟面前形成一種風險共擔、利益均攤的機制,可能是未來中國農業,特別是大宗農產品生產經營體制改革的方向。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新浪財經2015-11-18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