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在一些地方仍然頑固存在,嚴重影響黨群關系,損害黨和政府的公信力,可謂是‘煩死人’‘氣死人’‘累死人’。”
“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多種多樣,一個突出表現就是把中央精神掛在嘴邊,熱熱鬧鬧造聲勢,扯著嗓子喊落實,結果就是不落實。”
“對高調表態、光說不練、責任撂荒、欺上瞞下者,抓住典型,較真執紀,鐵面問責,公開曝光,發揮警示教育作用。”
“深化‘四風’整治,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來一場深入革命,向文山會海持續‘亮劍’!”
3月10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江西省委副書記、省政協主席姚增科作了大會發言,題目是《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必須聚焦“關鍵少數”抓落實》。
姚增科在不到7分鐘的發言中,贏得6次掌聲!他究竟說了啥?
姚增科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成效卓著,糾正“四風”、轉變作風深得民心。享樂主義、奢靡之風明顯剎住了,但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一些作為“關鍵少數”的黨員領導干部,既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始作俑者,也是防治不力的責任者。
姚增科入木三分地痛批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種種表現——
有的脫離群眾、脫離實際,用“上下一般粗”開會、發文件方式抓工作,甚至到了不開會、不發文件不知道咋工作的地步。檢查下面工作,在乎發了多少文、開了多少會、出了多少簡報,至于工作實不實、效果好不好很少問津。被群眾戲稱為“開會迷”“復印機”;
有的寫文章、作報告刻意堆砌溢美之辭,大而空,假而虛,講成績“依靠領導”,講不足“缺少領導”,講打算“加強領導”,就連被“傳染”的一些鄉村干部,也滿口大話空話,像“賣瓦盆的,一套又一套”;
有的為轉變作風而轉變作風,調查研究人下去了心沒沉下去,葫蘆掉到井里,在下面浮著;用形式主義糾正形式主義,精文簡會變了味,長而空變成短而空,不僅無助于問題解決,反而動搖人們向作風建設要紅利的信心;
有的靠“搞材料出政績”,不比實績比文筆,不重做功重“唱功”,把創新示范類典型搞成中看不中用、勞民傷財的“盆景”,對上邀功可謂煞費苦心;
有的信奉無過便是功,為了不出事,寧可不干事。尤其是面對需要冒風險、擔責任、得罪人的事,能躲就躲,能拖就拖;
有的與企業家相處,為顯示所謂“清白”,該見的人不見,該辦的事不辦,愛惜的是羽毛,貽誤的是良機,扭曲的是親清新型政商關系……
以上種種亂作為、假作為、不作為的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在姚增科看來,“表”是作風問題,“里”是思想問題,根源是個人第一的利己主義、高高在上的官本位觀念。因此,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必須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聚焦“關鍵少數”,標本兼治。
姚增科建議,要完善領導干部考核評價體系和防錯容錯糾錯機制,建立健全省市縣鄉村五級一把手述職制度,把接受群眾評議作為剛性要求,促使“關鍵少數”率先垂范。大膽使用并關心愛護靠得住、敢擔當、能改變一個地方面貌的干部,形成“唯實、務實、落實”用人導向,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記者 李朝民)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