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廁所革命”是一項事關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重大民生工程,也是實現鄉村振興戰略迫切需要補齊的“短板”。
在農村“廁所革命”探索實踐過程中,面臨著農村生活污水排放標準體系不健全、處理技術和路線模式不規范,衛生廁所改造方式不標準、工程建設投資來源單一、管理運營體制機制無保障等問題,建成后設施設備使用操作不到位,日常運行維護管理跟不上,排污處理不達標等問題亦有出現。
如何破解這些問題,住寧全國政協委員何曉勇支招。
“農村‘廁所革命’需要從治污標準、技術規程、建設模式、維護管理、資金投入等方面加以規范,做好頂層設計,以免造成無序建設、重復投資、使用效果不佳等嚴重后果,達不到廣大農村群眾對改善居住環境、實現美好生活的需求和期盼?!焙螘杂挛瘑T說。
何曉勇建議,補齊各地農村生活污水排放設施建設工藝和標準規范這一短板,引導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規范化、系統化建設;根據各地農村房屋結構使用特點和風俗習慣,編制合理適用的規劃設計方案,制定相應的農村廁所改造模式和技術標準。把農村廁所改造統一納入美麗小城鎮、美麗鄉村建設、全國危房危窯改造計劃和執行標準中,列入考核驗收體系和項目資金政策支持中,鼓勵引導農民科學建房改廁,減少不規范和重復建設造成的浪費。
何曉勇建議,污水處理應依據農村生活污水排放標準,制定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生產工藝和工程建設安裝技術規程,引導各地選擇適合本地實際的農村污水處理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科學實施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安裝和工程建設,建立政府引導支持與市場化機制相結合的管理運營機制。要在已有成熟機制和經驗的地區開展試點,建立省域示范區。將農村“廁所革命”融入到鄉村振興戰略之中,列入示范的地區要在重點項目和專項資金上給予支持,為全國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有機融合探索出一條科學有效的路徑。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寧夏日報 2018-03-07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