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周漢民委員:通過城鎮化解決農業“三高”

[ 作者:周漢民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3-05 錄入:吳玲香 ]

3月3日,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副主席周漢民在全國政協委員駐地接受中國改革報、改革網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兩會,他在“一帶一路”、自貿區、精準扶貧和大數據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議。其中,在精準扶貧方面,他提出通過城鎮化解決農業“三高”問題,并提出“三農”補貼的方向應往推進城鎮化和促進農業規模經營的方向調整。

周漢民委員表示,目前,我國糧食生產已出現了“高產量、高庫存、高進口”的“三高”怪象,同時,農業對我國GDP的貢獻已不足10%,但農業從業人數占比卻遠不止10%。為了穩定農民收入,政府不得不對農業生產進行補貼,造成了很大的財政負擔,形成了“補貼—庫存增加—繼續補貼”的惡性循環。

“從國際經驗看,規模經濟是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美國模式具備普遍意義,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都采用這種模式。”周漢民委員認為,我國制定下一步農業政策時,應避免重蹈日本小規模經營的覆轍。根據測算,2012年我國的農均耕地面積僅有0.14公頃,比日本還略少,追求農業規模經營空間更大。

因此,周漢民委員認為,提高農民收入和我國糧食競爭力的最根本途徑,在于持續推進城鎮化,逐步取消限制勞動力自由流動的制度障礙。關于這一問題的具體建議,周漢民委員表示,一是要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建立并完善覆蓋常住人口的城市公共服務體系。二是“三農”補貼的方向應往推進城鎮化和促進農業規模經營的方向調整。三是要形成大力推進城鎮化、農民工市民化和農業現代化的共識。

“我們建議逐步減少農產品的價格補貼,轉而對放棄小規模土地經營權的農民進行補貼。同時,城市的政府部門要認識到,排斥低技能勞動力進城就業和安居的做法,直接抬高了城市消費型服務業的價格,又間接地通過削弱農業規模經營,抬高了農產品價格,增加了對于‘三農’補貼的財政壓力,這種現狀既降低了社會總福利,也增加了城市反哺農村的負擔。城市以更開放的姿態接納農村轉移人口,不只是為實現農業規模經營打下基礎,更是整個國民經濟更為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周漢民委員如是表示。(記者 徐赟)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改革報 2018-03-04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色偷偷香蕉人人澡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 |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1 | 亚洲a在线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 伊人久久综合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