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況
大興區黃村鎮周村地處南六環北側,為典型的城市近郊農村,全村占地面積1870畝,企業租用土地面積約1300余畝,已無農業生產,全村年經濟收入約1000萬元,其中土地租金收入800多萬元,為村內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2015年,第一書記張毅入村伊始,就發現周村在土地租金收繳上存在著若干問題,一是企業長期拖欠租金現象嚴重,部分企業拖欠達5年之久;二是拖欠租金數額巨大,共計拖欠租金約300多萬元;三是村干部在收繳租金上存在畏難情緒,這是由于農村人情關系緊密的客觀情況造成的。
二、主要做法
一是村“兩委”班子召開聯席會議,集體研究解決拖欠土地租金問題。明確土地租金必須收回;“兩委”班子成員不得給任何拖欠租金企業講情,再次給予寬限期;確定由村黨支部書記直接主抓清欠工作。
二是與企業及時進行溝通,制定交納租金還款計劃。
三是聘請外部律師做村法律顧問,由律師直接向企業催繳租金,必要時發律師函,杜絕各種人情拖延。
四是由律師向企業宣講具體法律條文,特別是針對層層轉包現象,讓當事人明白合同的相對性,即轉包的第三方未向轉包方交納租金并不是其可以向村集體經濟組織不交納租金的免責條款。
五是針對堅決不改正的企業和個人,依法向大興區法院提起訴訟,通過司法途徑解決問題。
三、工作成效
向大興區法院訴高某拖欠租金一案,已經由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二審終審,判決高某敗訴,依法追回拖欠租金60余萬元。
針對李某層層轉包拖欠租金一事,其在收到律師函并得知村集體經濟組織將依法起訴時,主動來到村委會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并在與村集體經濟組織解除租地合同前將拖欠的50余萬元租金及時交納。
通過由律師催交租金,拖欠租金企業均已及時交納,合計200余萬元。
針對村民拖欠租金現象,村集體經濟組織通過扣發其年終分紅予以解決。
【點評】
農村的人情關系緊密,幾乎家家都有親屬關系,因此在開展工作管理時,往往存在著話難說、口難張的情況,出現問題時也不敢或不便進行管理;村“兩委”班子成員自身缺乏法律知識,不能很好地運用法律保護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合法權益;村民不是不守法,而是由于欠缺獲取法律知識的渠道,不自覺地做了違反法律的事情。因此,有條件的村聘請高素質的正規法律顧問就顯得尤為重要,可以主動介入村級事務管理的各層面,向村“兩委”班子成員、村民普及法律知識。同時,在今后的清理小散亂污企業、村莊拆遷等方面均可以發揮積極作用,將通過法律解決問題的途徑前置,培育村民遵法懂法守法的良好氛圍,可有效地將矛盾化解在基層。
派出單位:北京市人大常委會法制辦法規三處 所在村:大興區黃村鎮周村.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北京農村經濟2017第12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