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確農業”,指的是先利用一系列現代高新技術來獲取影響農田小范圍內農作物產量的環境因素(如土壤結構、地形、植物營養、含水量、病蟲草害等)信息,然后根據這些信息來分析影響產量差異的具體原因,最后采取技術上可行、經濟上有效的調控措施,區域對待,按需實施定位調控以達到增產效果的農業。
“精確農業”也被叫做“處方農業”,因為這種農業運作模式就像醫生給病人看病要通過一系列精準儀器找出病因后才能給病人開方子對癥下藥。這種方式聽起來省時省力效率高超,但目前的精確農業處于一個初級階段,不論是在國外還是我們國內,精確農業的發展依舊存在許多問題。
一.精確農業在技術上的問題
說實在的,國外是精確農業確實比我們國內的發展得快一些,但即使他們的一些技術已經成熟并且運用在了小麥、玉米和大豆等作物上,也還是存在一些技術上的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
(1)操作難
GPS(地理定位系統)定位準確度差,GIS(地理信息系統)軟件操作過于復雜,這就導致作物產量計量不準確,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農戶對這項技術的上手難度太大,不容易操作。
(2)產量傳感器種類單一
有人反映現在的高新技術里面谷物的產量傳感器是夠多了,但是缺少棉花、果蔬和蔬菜等高附加值作物的產量傳感器。
(3)成本高
為什么精確農業有存在和推廣的意義呢?重點就在于可以利用各種儀器來檢測作物產量上不去的原因,繼而利用精確施肥來實現產量調整和作物生長改善。不過問題在于現在的各種高科技的成本真的太大了,算下來,有的甚至直接超過了少施無用化肥和管理節約的成本。既然都達不到節約和高效的宗旨,自然就有人不愿意干了。
二.精確農業在推廣上的問題
據了解,現在在國際上推廣的還算好的精確農業技術就是GPS定位下的精確播種和施肥,其余的技術很難實現普遍推廣。澳大利亞精確農業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員在做了大量研究后得出的結果是:
(1)精確農業倡導的精確施肥和變量施肥其實并沒有太大的增產效果,只是降低了施肥量而已。
(2)精確農業對不同作物的效益有很大不同:甜菜、煙草和甘蔗等品質要求較高且對施肥量比較敏感的作物如果用了精確農業的變量施肥方法,呈現的效果還不錯。但是其他大田作物的效果就沒那么如人意了,純效益有限。
三.問題根本原因的探究
(1)現在的精確農業技術體系的采樣間距太大,通常在1公頃以上,這樣的技術體系不適合在我們國家推廣,就算是在美國、澳大利亞那些農地寬廣的地區也難以推廣,因為一旦考慮的農田變異空間尺度過大,就很難把控細節,很難做到真正的“精準”。
(2)高端技術人才不全面:現在在國際上實行的精確農業技術基本上都是根據一系列土壤、氣象和肥料專家到底研究成果得來的,但是基本上沒有涉及作物栽培人才的研究成果,如果以后有他們的加入,相信精確農業技術會離真正的節約成本和增產增質更進一步。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成都農商通 頭條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