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李養田:田園綜合體的5個功能5點內涵和7個途徑

[ 作者:李養田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8-28 錄入:王惠敏 ]

小知識:田園綜合體

2017年2月5日,“田園綜合體”作為鄉村新型產業發展的亮點措施被寫進中央一號文件,原文如下:支持有條件的鄉村建設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通過農業綜合開發、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等渠道開展試點示范。

田園綜合體是集現代農業、休閑旅游、田園社區為一體的特色小鎮和鄉村綜合發展模式,是在城鄉一體格局下,順應農村供給側結構改革、新型產業發展,結合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實現中國鄉村現代化、新型城鎮化、社會經濟全面發展的一種可持續性模式。

“田園綜合體”是指綜合化發展產業和跨越化利用農村資產,是當前鄉村發展代表創新突破的思維模式。

2016年9月中央農辦領導考察指導該項目時,對該模式給予高度認可。2017年,由田園東方的基層實踐,源于陽山的“田園綜合體”一詞被正式寫入中央一號文件,文件解讀“田園綜合體”模式是當前鄉村發展新型產業的亮點舉措。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新發展理念,把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農業農村工作的主線,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痹诮洕l展新常態的大邏輯下,如何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建設田園綜合體是一個重要選擇和業態支撐。

田園綜合體的提出及透露出的政策信息

2017年的“中央一號”文件特別提出了“田園綜合體”的全新概念。其具體表述是:“支持有條件的鄉村建設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通過農業綜合開發、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等渠道開展試點示范。”

學習體會田園綜合體這一概念,至少透露出這樣七個方面的政策信息。第一,田園綜合體建設是國家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一件大事。第二,田園綜合體是一種旨在拓展農業產業鏈、價值鏈的新業態。第三,田園綜合體是宜居宜業特色村鎮的重要形態結構和產業組成部分。第四,田園綜合體應在有條件的鄉村進行建設。第五,田園綜合體的建設應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第六,田園綜合體建設的重點是循環農業、創意農業和農事體驗。第七,國家支持田園綜合體建設的渠道和方式是“農業綜合開發、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等”,并有序開展試點示范。

對建設田園綜合體重大意義的理解

田園綜合體成為國家關注和政策推動的一個著力點所在,從宏觀層面到微觀層面都有著深刻的意義和價值。

一、適應了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大邏輯

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特點,主要是增長速度從高速轉向中高速,發展方式從規模速度型轉向質量效益型,經濟結構調整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并舉,發展動力從主要依靠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轉向創新驅動。農業農村發展也是一樣,需要審視速度、方式、結構和動力問題,積極推進結構調整和新舊動能轉換。而田園綜合體作為一種旨在拓展農業產業鏈、價值鏈的新業態,就是調結構、轉動能的一個現實選擇。

二、蘊含了新發展理念的內在要求

從新發展理念的五大內涵來衡量田園綜合體,首先,田園綜合體是一個新生事物,其所包含的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是對農業產業和業態的一個創新;其次,田園綜合體是“讓農村發展得更好”的一個載體,其所追求的內在意義就是城鄉協調發展、平衡發展、兼容發展;第三,田園綜合體中的“田園”二字,展現的就是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的綠色價值;第四,田園綜合體本身就是農業和農村走出傳統發展、封閉發展,走向開放發展、融合發展的一個典型代表;第五,田園綜合體倡導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根本上體現的就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三、吻合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線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落實到農業農村發展領域,根本要求是圍繞市場需求變化,以增加農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給為主要目標,以提高農業供給質量為主攻方向,以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為根本途徑,優化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促進農業農村發展由過度依賴資源消耗、主要滿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綠色生態可持續、更加注重滿足質的需求轉變。而田園綜合體建設,就是吻合上述要求的一種新業態,是從供給側入手釋放價值、創造需求的一個新突破。

四、體現了培育新動能的積極方向

農業農村的新動能在哪里?就在于更加優化的產業結構,在于更加綠色的生產方式,在于更加壯大的新產業新業態,在于更加有力的科技創新驅動,在于更加完善的鄉村基礎設施,在于更加激活內力的改革舉措。在農村推進田園綜合體建設,本身作為一種新業態自不待說,而且更關聯到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創新驅動、基礎設施和農村改革等諸多方面,客觀上就是新動能的一個培育重點,包含著新動能的巨大潛力。

五、總結了實踐中的有益探索

黨的十八大提出建設“美麗中國”以來,全國各地因地制宜進行積極探索,走出了許多美麗鄉村建設的好路子,打造了一系列可圈可點的亮點,樹立了田園綜合體建設的榜樣。像浙江的特色小鎮、陜西的鄉村旅游,還有其他地區較大型的“林家樂”“漁家樂”等,都從不同側面展現了田園綜合體的魅力。一定程度上講,中央對田園綜合體建設的重視和安排,正是對這種自下而上的實踐探索的肯定、提練、總結和倡導,旨在進一步延伸和放大這一探索的效應。

如何把握田園綜合體的內涵特點

一、田園綜合體是一個環境優美宜人的地方

這是綠色化價值取向的要求,是田園綜合體的第一特征和要義。只有優美宜人的環境,才能吸引人、留住人。一個好的田園綜合體,就是要讓人回歸大自然,融入大自然,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一點,應在規劃的有效指導和管控下,通過原汁原味的自然環境、富有個性的景觀布局、別具一格的建筑式樣、相對完善的基礎設施等,去進行設計、建設和展現。

二、田園綜合體是一個文化根脈突出的地方

一個只有自然風光而缺乏人文氣息的地方,是難以吸引人的靈魂的。就像一個人一樣,如果只有外在的長相美而沒有精神的長相美,是令人難以信服的。所以,建設田園綜合體,不僅要最大限度呈現所在區域的自然之美,也要深度挖掘所在區域的人文之美,從而形成兼具表里之美、給人雙重享受的地方。為此,要在文化植入上下功夫、做文章,對地方物質遺存、非物質文化遺產、民俗文化、傳說故事等進行深度挖掘和梳理,在田園綜合體予以展示。

三、田園綜合體是一個休閑旅游度假的地方

從田園綜合體的服務功能來講,最直接、最基本的應當是觀光旅游。所以,必須從旅游的角度出發來打造田園綜合體,統籌考慮“吃、住、行、游、購、娛”等旅游要素和需求,讓消費者到田園綜合體,有特色美食可吃、有鄉村民宿可住、有便捷交通可行、有優美景致去游、有土特產品可購、有好的項目去娛。而且,要從旅游消費升級的需求出發,增加體驗性、休閑性的旅游設計,讓傳統的觀光旅游向新型的休閑度假旅游轉變。

四、田園綜合體是一個多業融合支撐的地方

應當說,旅游只是田園綜合體建設的切入點和非常重要的內容,而不是全部內容。要提高田園綜合體建設的含金量,保持田園綜合體發展的持續性,還需要在拓展和延伸產業鏈條上下功夫。就是按照資源整合的理念,采用“旅游+”的思維和模式,以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等為基本依托,推動旅游與農業、林業、農產品加工、特色產品開發、文化、體育、康養等產業進行融合,使一二三產業在田園綜合體相互關聯、形成鏈條、融合發展,構建起一個多業并舉、有效增值的產業綜合體。

五、田園綜合體是一個創新發展模式的地方

田園綜合體建設涉及財政支農投入機制、農村金融創新、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建設用地保障、經營模式創新等諸多領域,需要在規劃建設中既貫徹執行好上級的政策規定,也從實際出發進行先行先試。所以,建設一個好的田園綜合體,也是發展模式的一種創新。通過試點示范的辦法,可以有效解決相關的各種矛盾和問題。

建設田園綜合體的有效路徑選擇

建設田園綜合體既是一個重大理論課題,也是一個復雜的實踐問題,如何在遵循規律的基礎上走出有效路徑,創出一片新天地,有這樣幾個方面非常重要,值得在實際推進過程中加以考慮。

一、宜試點示范,不宜遍地開花

這也是“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的要求。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主要滿足量的需求向更加注重滿足質的需求轉變的導向出發,田園綜合體應當是一種有質量、有品位的有效供給,而有效供給的特征在于精而不在多,只有精品才會吸引人,否則就會流于一般化。所以,田園綜合體建設千萬不可大干快上、遍地開花,而消耗了十分寶貴的土地資源,成為無人問津的無效供給。

二、宜優選區域,不宜降格以求

通俗地講,不是什么地方都可以建設田園綜合體的,這里面存在一個條件適應性的問題。如果不講條件、隨意建設,必然導致雜亂無序、低質無效。所以,在一定的鄉村區域范圍內建設田園綜合體,應進行科學、合理、優化的選址,使田園綜合體真正建在最適應的地方。這種適應,就是要從供給適應需求的角度出發,選擇那些“得天獨厚”的地方建設田園綜合體,既最大程度發揮所在區域的比較優勢,也最大程度吸引消費者前來消費。也就是說,每一個地區都應把最美的田園展示給外界,成為自己的形象名片。

三、宜重在田園,不宜大搞建設

顧名思義,田園綜合體,生于田園、長于田園,展現的就應當是田園之美。這一點,是建設田園綜合體始終不能偏離的方向。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堅持綠色化的價值取向,通過科學合理的規劃設計、景觀改造、文化植入和設施完善等,讓田園的地貌、形態、肌理等得以更好地提升和展示,根本上要留住田園的山、水和鄉愁。為此,在建設田園綜合體的過程中,要堅決防止大拆大建的所謂“宏大敘事”,更不能借機搞變相的房地產開發,毀了田園的原汁原味之美。也就是說,可以讓少量的鋼筋水泥掩沒在美麗的田園之中,而不能讓大量的鋼筋水泥包圍了美麗的田園。

四、宜精心規劃,不宜放任自流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規劃科學是最大的效益,規劃失誤是最大的浪費,規劃折騰是最大的忌諱。”田園綜合體建設也是一樣,必須堅持規劃先導、規劃引領、規劃管控。一方面,通過規劃來確定田園綜合體的功能定位、風貌特征和實際內涵等,作出一個好的頂層設計和建設大綱;另一方面,把規劃控制在一定的尺度范圍內,對建什么、怎么建、建到什么程度等,都有一個合理的界定和限制。一句話,在好的規劃指引下,才能建出一個好的田園綜合體。

五、宜彰顯特色,不宜過于同質

不同的田園綜合體,應該有不同的特色。只有彰顯特色的田園綜合體,才能符合有效供給的方向,達到吸引人的目的。對于特色的設計和打造,可以從自然和人文兩個方面入手,進行個性化的展示。自然方面,應以原汁原味為基本遵循,展現一方水土的天斧神工和天生麗質,讓人看出“人無我有”的獨特性;人文方面,應將地方物質遺存、非物質文化遺產、民俗文化、傳說故事等元素進行有效植入,讓人同樣感受到 “人無我有”的獨特性。這種自然與人文渾然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必然是令人神之以往、留連忘返的地方。

六、宜市場主體,不宜行政指令

“中央一號”文件說,建設田園綜合體要“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這表明,在推動田園綜合體建設的過程中,一定要把主體擺清楚,尊重群眾的意愿,暢通民意的渠道,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來開展工作。當然,農民合作社是市場力量的一種代表,也包含了引入一些其他投資方參與的信息。對地方政府來講,特別需要注意和防止的是,不能搞指令性計劃和拉郎配,把市場行為變為政府行為,任意大建大造田園綜合體,造成執行政策的偏差和失誤。

七、宜改革聯動,不宜短期行為

前面已經提到,田園綜合體是一個創新發展模式的地方。從厘清責任的角度來講,對于田園綜合體建設中涉及的財政支農投入機制、農村金融創新、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建設用地保障、經營模式創新等方面的問題,的確需要地方政府的引導和支持,有些更需要創新性地走出新路,達到最大程度惠民增收的目的。尤其是在試點示范的過程中,更要予以精心指導、支持和呵護,有效推進體制機制方面的探索創新,讓田園綜合體建設順利起步、積累經驗、健康成長。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美麗風景旅游規劃設計院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州αv久久久噜噜噜噜 | 日本乱辈伦视频 | 亚洲精品国产一线久久 | 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久国产 | 亚洲欧美专区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