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用土地“加法”做出綜改“乘法”

[ 作者:付偉?鄭可歡?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7-07 錄入:吳玲香 ]

原標題:廣東清遠英德葉屋村用土地“加法”做出綜改“乘法”

編者按:“先置換整合、再開展確權”。廣東省清遠市葉屋村針對各家各戶土地零碎,小農經營效益偏低的情況,嘗試將村民分散經營的耕地全部收回,再由村集體統一分配和置換,集中連片經營,實現了“一戶一塊田”。這種做法,不僅促進了規?;洜I,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避免了土地確權之后再進行互換耕種產生的各種糾紛。請看本報記者的報道。

一場被逼出來的“土改”之后,廣東省清遠市英德市石牯塘鎮葉屋村成了“明星村”。

對于葉屋村來說,這場“土改”有兩層含義:一是內容與土地有關,二是更多體現基層創造,接地氣。彼時,這個粵北山區村小組,耕地零散,農業凋敝,青年壯勞力大量外流,年人均收入僅3000元。

窮則思變。2008年以來,在村民理事會的倡議推動下,葉屋村嘗試將承包土地收回集體重新分配,通過置換進行連片經營,實現了“一戶一塊田”。正是這個破釜沉舟之舉,不僅讓葉屋村徹底改變了積貧積弱的面貌,更因其可復制性和推廣價值在清遠農村綜合改革中引發了一場多米諾骨牌效應,并催生了土地確權中“先置換整合、再開展確權”的經驗做法。

2014年11月,一場主題為“探討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有效實現形式”的研討會在中央黨校召開。會上,面對一眾專家學者,葉屋村村民理事會理事長葉時通侃侃而談。此后,用土地“加法”做出綜改“乘法”的“葉屋經驗”屢見報端,葉屋村出名了。

收回土地—重新分配—連片發展

規模經營才能出效益

“當時只是覺得撂荒可惜,就想發動村民把地整合起來?!睂τ谌~時通來說,出名其實是個“意外”。按照村民的說法,那時村里土地細碎化十分嚴重,最大的一塊連片土地不足5畝,“有的農戶走完自家的土地就需要一天時間。”

上世紀八十年代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之后,葉屋村將田地按優劣等次平均分給村民。雖然戶均耕地面積只有1.9畝,但往往被分割成十幾個地塊。肥瘦搭配,雖然公平的目的達到了,但也帶來了土地管理較為困難、機械化難以推廣、生產效率低下、灌溉需求各不相同等弊端。久而久之,農田水利設施逐漸廢棄,加之小農經營比較效益偏低,棄耕撂荒問題日益突出。

改革的另一個原因是,20多年間,土地田界逐漸模糊,越界經營時有發生,農戶實際經營土地在數量和質量上的差異拉大,重新調整分配土地的呼聲開始出現。

這邊耕地撂荒、勞力外流,那邊土地糾紛此起彼伏。葉時通覺得,改變勢在必行。然而,土地調整關乎全村35戶170多人的生存大計,牽涉利益錯綜復雜,這副牌究竟該怎么洗,是個棘手問題。

一番摸底之后,2008年,利用大家回鄉過春節的契機,葉屋村成立了村民理事會,總算找到了拉動改革的那根線頭。

“僅是圍繞要不要重新分地問題,就前后開了近30次會議?!比~時通回憶道。為盡快達成一致,村民理事會以“宗”“房”將村民分組,安排同宗同房的理事會成員上門談心,做通農戶思想工作。經過幾個月的努力,“只有連片規模經營才能產出效益”成為了村民共識,一致同意將各自承包、經營的農用地,各自開墾的荒地,全部集中起來重新調整。

地分水旱—尊重歷史—信息公開

兼顧各方利益是關鍵

為了改革順利推進,葉屋村做了兩項基礎性工作:一是丈量土地。對全村所有土地面積進行丈量記錄,明確了可重新發包的水田、旱地、魚塘的面積及位置,把全村的全部耕地資源公布了出來。二是進行農田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明確建設的機耕路、灌溉渠道大小、走向。通過實施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產條件。

改革落到實處,兼顧各方利益既是最關鍵的“七寸”,也是最難啃的“骨頭”。在葉屋村,作為耕地中的“肥肉”,水田分配僧多粥少,爭奪尤為激烈?!斑€有村民提出,常年在外的人能否繼續分地,怎么分?”葉時通說,“更頭疼的問題是,有些村民將土地挖成魚塘或者栽種果樹,擔心重新分地會讓多年心血毀于一旦。”

既然自己是提出改革的人,就應該帶頭邁出艱難一步——這是大部分村民理事會成員的想法。葉時通率先將剛投資2萬多元建好的3畝魚塘交給集體。隨后,理事會另一名成員葉昌生也把即將掛果的3畝砂糖橘林地交了出來。

經過40多次代表會議討論之后,葉屋村耕地調整方案塵埃落定:耕地按水田、旱地兩類分配,魚塘納入水田類;水田按照戶籍在村里并在家務農的人口數平均分配,外出人員只分配旱地;開荒耕地不分配,但是開荒者要向村集體交納經營租金;分配土地時原承包人有優先權;同一塊土地有爭議的,采取隨機抽簽的方式處置。制定了“順延擴充”原則,農戶在耕的魚塘、果園、種桑等地塊未達到分配承包總面積的,可從魚塘、果園、種桑等地塊邊上順延擴大置換地塊,達到承包面積。在葉時通看來,這樣的制度設計,既尊重了歷史,也兼顧了公平。

而為了實現“一戶一田(地)”的目標,在分的同時,葉屋村注重引導村民按比例置換土地以實現連片經營。為了解決田塊距離遠近不一、水利條件不同的問題,村集體組織修建了4公里的機耕路、2公里的渠道,保證所有地塊都能通車,所有水田排灌順暢。

田成塊—路成行—渠通暢

調地的紅利逐步釋放

改革初期遇到的種種困難,讓葉時通多次萌生退意。然而,2014年,在葉屋村村民理事會換屆選舉中,葉時通欣然連任理事長一職。這種微妙的心態變化,來自調地之后規模經營帶來的紅利逐步釋放,讓葉時通的工作越來越好做。如今的葉屋村,一幢幢兩三層樓高的民居鱗次櫛比,田成塊、路成行、渠通暢。

土地連片規模經營之后,立竿見影的是生產效率的提高?!按謇锶缃襁B一頭牛都沒有了,耕種基本實現了機械化。”一位村民告訴記者,幾年來,村民們建立了不少以蠶桑、砂糖橘、蔬菜種植或水產、生豬養殖為主業的家庭農場。

“看著現在的紅火日子,我更覺得當初將土地先交給集體的決定是正確的?!比~昌生說?,F在的他成了村里的養殖大戶,除了存欄生豬數百頭,葉昌生還承包了四十多畝魚塘。“以前家庭年收入想要超過10萬元都難,現在20萬以上不是問題。”葉昌生表示。

土地連片規模經營后,搞農業越發有利可圖。外出打工的村民也紛紛回到村里搞起了種養?!耙郧暗目招拇逵譄狒[起來了。”葉時通說。如今,葉屋村年人均收入已經由2003年的3000元提升到3萬元,有幾戶貧困戶也已經徹底脫貧,蓋上了新房。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2017年07月04日07版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第一精品视频观看 | 中文字幕亚洲欧洲精品 | 在线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 | 亚洲成AV人影院在线观看网 | 亚洲国产高清不卡在线播放 | 亚洲有码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