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留惠民資金6萬多次,每一次都小心而“克制”,最少的一筆兩毛七分錢。利用惠民資金過手的便利,這位湖南省桃江縣桃花江鎮財政所的副所長,悄無聲息地把手伸向涉及2萬多農戶的補貼資金。不過一年多時間,中飽私囊的資金卻多達77萬元。(5月26日,人民日報)
截留惠民資金6萬多次,中飽私囊的資金高達77萬元,陳剛每一次出手都“溫柔”到讓人難以察覺,但造成的后果卻觸目驚心。然而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再隱蔽、再精巧的“局”,最終也躲不過法律的懲罰。
十八大以來,我國民生建設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民生改善放在發展首位、貫穿改革始終,不斷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國家對基層民生的投入持續加大,帶給了人民群眾更加美好的生活,讓人民群眾有了更多地獲得感、更強的幸福感。
然而,持續加大的民生投入,也給了個別“蠅貪”更多伸手的機會。有的在公用經費中“取”,有的在項目資金中“套”,有的在為民辦事中“要”,還有的在惠民資金中“截”,在集體資產中“占”,在征地拆遷中“瞞”……“八仙過海”式的“拔毛”手法觸目驚心。“千里之堤,潰于蟻穴。”“蠅貪”成群,后果相當可怕。正如湖南省委常委、紀委書記傅奎所說,“雁過拔毛”式腐敗問題損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啃食群眾的獲得感,揮霍基層群眾對黨的信任,侵蝕黨群干群關系,甚至危及基層政權的穩定。
“蠅貪”“雁過拔毛”的腐敗問題不容小覷,遏制“蒼蠅式”腐敗,必須迎面痛擊。
“輕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首先就是要做到時刻利劍高懸,始終保持高壓懲治態勢。對于“蠅貪”,就是要發現一起、懲處一起、曝光一起,絕對不給他再次伸手的機會,防止“蠅貪”現象漫延,對那些正往“蠅貪”道路上前進的個別人以有效震懾。對發現的問題要責令整改,更要紀律處分,按“一案雙查”要求,追究有關領導的主體責任,絕不姑息,始終保持高壓,全力遏制祛除“蒼蠅式”腐敗。利劍高懸,讓心存僥幸者付出成本、付出代價,既達到讓黨員干部因嚴厲處罰而不敢違的目的,也達到讓黨員干部因得不償失而不愿違的效果。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就是要加強源頭治理,從根本上解決“蠅貪”病癥。“蠅貪”為何能夠“雁過拔毛”,因為他們有“微權”,權力再小也是權力,微權力不受約束,當然會產生“蠅貪”腐敗問題。“取”公用經費,“套”項目資金,“截”惠民資金中,“占”集體資產等等,均因微權力不受約束,才會有“尋租”和“可操作”空間。只有建立可靠的制約機制,形成責任具體、環環相扣的“責任鏈”,從源頭把關,才能層層扎緊權力的籠子,構筑“不想腐”“不敢腐”的思想柵欄。
民生大于天,絕不允許任何人“雁過拔毛”,對于任何敢于“雁過拔毛”的人,都必須“零容忍”。常抓“蠅貪微腐”,善治“螻蟻之害”,一樁樁案件的公正查辦、一件件難題的妥善解決,反腐沒有終止,永遠在路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每一名共產黨員奮斗目標。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