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假貧困得真福利是管理失了位

[ 作者:蔣霜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5-31 錄入:19 ]

近日,安徽省紀委通報了一起扶貧領域腐敗典型問題。蕭縣龍城鎮李臺村扶貧專干劉步海對該村貧困戶蔣某在蕭縣縣城擁有房產,對村民劉某某、李某、許某某三人名下有機動車輛等情況毫不知情,因識別不精準、把關不嚴,劉步海受到黨內警告處分。(5月30日《中國紀檢監察報》)

在脫貧攻堅的過程中,仍然有“開著寶馬吃低保”式的“假扶貧”現象,多表現為名下有車、有房、有工資等多種形式,往往獲得的補助數額不大,卻影響敗壞。因為這些假貧困戶享受著項目資金的“理所當然”,并與之背后“有人”而牽連,在非貧困戶眼中,是最深痛惡覺的,此行為和現象損害的卻是黨和政府的公信力。

而“假貧困得真福利”式的腐敗案件頻發,也正是在制度和管理的漏洞下失了位。目前,一些黨員干部責任心不強,作風不嚴不實,在貧困戶精準識別、資金物資發放等環節不入戶、不調查,勢必會導致“參假注水”,甚至借機優親厚友、損公自肥等問題。縱觀整個脫貧攻堅過程,貧困群眾沒有惠及,非貧困人員卻享受著扶貧實惠,儼然與中央的政策和初衷背道而馳,不符合的攻堅脫貧的目的和方向。

缺乏制度和管理體系,是扶貧到達不了“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原因。不可否認,資金的落實,以及各地黨員干部對扶貧政策的不理解、不上心,自身懶政怠政應付了事,導致扶貧資金、項目的審批不嚴、精準不到位,缺乏資金的審查細化機制,落實精準識別程序就搞變通、打折扣,沒把群眾利益真正放在心上,為部分黨員干部中飽私囊、唯利是圖提供溫床,無法形成真正行之有效的監管。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如何退,全過程都要精準,有的需要下一番“繡花”功夫。顯然,“假貧困得真福利式”的腐敗案件頻發只會讓攻堅脫貧推進愈發艱難,導致該貧困的享受不到,不貧困的反而“天經地義”,這背后的本末倒置,完全就是制度和管理的缺失。而要想打贏攻堅脫貧戰役,就必須完善監督檢查制度,細化管理體系,打好腳踏實地夯實精準識別這個基礎,堅持把精準的要求貫穿到脫貧攻堅的全過程、各環節,就能真正拔掉“窮根”,增強“造血”功能,形成一種擺脫貧困、邁向小康源源不斷的能量動力。

作者單位: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縣農業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最新国产人妖TS视频 | 亚洲乱AV在线免费观看 | 中文欧美亚洲欧日韩 | 在线观看国产欧美亚洲 | 性高朝久久久久久久 | 中文字幕乱码无遮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