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讓“互聯網+”助力精準扶貧

[ 作者:王荔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5-08 錄入:吳玲香 ]

2016年4月19日,習近平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指出:“可以發揮互聯網在助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讓更多貧困群眾用上互聯網,讓農產品通過互聯網走出鄉村,讓山溝里的孩子也能接受優質教育。”這一論述為我國新時期的扶貧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思路。把互聯網與扶貧工作緊密聯系在一起,更好助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利用“互聯網+”進行產業精準扶貧。“互聯網+扶貧”的前提是“互聯網+產業”的精準扶貧,充分利用大數據來挖掘貧困地區優勢產業項目并加以扶持,綜合考慮扶貧對象的區域分布、生產特點等因素,因地制宜,量身定制特色化、專業化的發展產業,以產扶貧、以產扭貧、以產脫貧。當前扶貧的關鍵是理順貧困地區與富裕地區的供需對接關系,通過實施電商扶貧工程,挖掘貧困地區的生態、資源、文化優勢,使之在市場開拓上弱鳥先飛,為形成產業全鏈條、城鄉全對接的新格局打下基礎,讓農民搭上“互聯網+”時代快車。

利用“互聯網+”搭建平臺精準扶貧。推進“互聯網+農村+精準扶貧”,帶動貧困群眾“網創”就業,需努力搭建兩個平臺。一是加快搭建網絡基礎設施、交通、物流、電子政務服務平臺、電子商務農村服務站點為主的物質平臺,努力培育本地電商平臺建設,通過“扶持+孵化+服務”,對貧困家庭電商創業進行全方位、多角度扶持,解決貧困群眾的產業發展難題;二是引導、支持創業者創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電商虛擬平臺,依托現有產業,搭乘互聯網快車,用互聯網思維謀劃產業主攻方向與產品銷售渠道,實現貧困地區農畜特色產品、民俗文化產品等上網變現,增加既有產業附加值,實現脫貧致富。也可依托知名電商創建具有區域特色的分支平臺,通過“代買代賣”方式,提高支出的實際效益,間接實現增收。

利用“互聯網+”開展教育精準扶貧,為教育扶貧提供新的模式和契機。教育扶貧是扶貧助困的治本之策,扶貧必扶智,教育資源的貧乏是導致貧困地區勞動力素質較低、貧困代際傳遞的主要原因,也是傳統教育模式一直難以解決的現實問題。

(作者地址:四川鹽亭)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在线观看永久免费的成年 | 日韩欧美t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一区二三区日韩精品 | 最新国产资源网在线 | 亚洲综合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高清看片欧美灰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