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是全中國的大事,要做好這件大事,全國人民要上下一心,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帶領貧困戶致富奔康。筆者認為,在脫貧攻堅戰場上,找準各自角色定位才是最重要的。
貧困戶定位:貧困戶是主體,“要脫貧”才是真動力。脫貧攻堅戰已經持續了兩年,在過去的兩年中,扶貧幫扶工作陷入過誤區,所以出現了,貧困戶要補助的現象,有的貧困戶甚至有干部送錢送物才是真扶貧的觀念。這個誤區的出現讓廣大干部開始反思,提出了“扶貧先扶志”的說法,這個觀念非常正確,我們就是要讓老百姓知道自己的定位,知道要想過上好日子還得靠自己。貧困戶自己“要脫貧”,有了目標和動力,加之干部的幫扶,脫貧指日可待。
幫扶干部定位:幫扶干部是“諸葛亮”,出謀劃策是本分。現在實行干部結對幫扶貧困戶,筆者認為重點在“幫”字上,干部們不僅要多于貧困戶交流,還要思考怎么幫、從哪兒幫。適合搞養殖的就鼓勵養殖,跑好銷路,讓貧困戶的勞動變成錢;適合搞集體經濟的,就成立合作社,形成有序的管理模式,讓貧困戶有事可做,發現自我價值;針對無勞動能力的,該低保救助就低保救助,要讓貧困戶感受到政府的關懷。
幫扶單位定位:幫扶單位是后勤保障,要讓幫扶干部無后顧之憂。在脫貧攻堅特殊時期,領導干部們要有“不脫貧不罷休”的決心。幫扶單位要舍得投入人力、財力、物力到脫貧攻堅戰中去,對幫扶干部,特別是下派的“第一書記”要全力支持,做好后勤保障。
如果說幫扶單位、幫扶干部是士兵,那“5+1”幫扶力量就是將軍,將軍必須統籌規劃,協調力量,這樣才能帶領貧困大軍沖破貧困障礙,實現全面小康。
(作者地址:四川省萬源市)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