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頂住計生成贏家

[ 作者:陳興杰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4-07 錄入:19 ]

我的父親是普通農民,像其他農民那樣,對于國家政策,一輩子恭順。他這輩子最不聽政府話的時候,大概就是,政府說只許生一個孩子,父親一共生了三個子女。

就憑這點,我覺得父親是生活的勇者,在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上,他做出自己想要的決定。

當時是1980年代,計劃生育已經很猖獗。父母沒有反對計劃生育的任何知識,他們完全憑自己的愿望辦事。生完姐姐之后兩年,我也出生了。按照計生政策,這當然違法。當時政策對“頭一胎是女孩”的情形,還是比較寬松。沒有罰款,只是告誡一定要領母親去上環。

父親沒有聽從,他認為兩個小孩并不多,母親身體也很健康,他們想再要一個小孩。很快地,就有了我弟弟。在福建農村,生養兩三小孩很正常。父親帶著母親東奔西躲,有一段時間還躲在山上??梢韵胂竽菚r的心驚肉跳。幸好,一切平安。

由于“超生”,整個1990年代,我們家受到罰款,還有政策歧視。十多年生活清苦,父親不為所動,努力工作,培養三個孩子上學。我們姐弟三人全部考上大學,在家鄉傳為美談。此后工作也很順利,我在北京,姐姐和弟弟在福州,說不上出人頭地,至少是安家立業,不負父母所望。

3月份的時候,父母到福州參加弟弟的婚禮。弟弟在福州工作多年,買房置業,已經定居下來。姐姐也在福州多年,父母前往,自然受到很好的照顧。

婚禮完成之后,家人帶著母親到醫院做檢查。最近一年,母親總感覺脖頸不太舒服。檢查發現是甲狀腺結節,中年女性常見病。醫生表示,做手術吧,消除隱患于未發。姐弟幾人奔走,辦理住院手續。手術那天門口守著四個家人。一切順利,又過一周,順利出院。

整個過程,我并沒有在福州。他們把事情辦得漂亮,我只有電話問候的份。父親夸弟妹很賢惠,姐姐很周到,這樣就很好,你不必過來。我滿聲慚愧,那我就不過去,其他需要承擔,到時候說。

我想起一位朋友,他是家中獨生子。2014年父親生病,他請了一星期假看護,精疲力盡。過幾個月,丈人也生病。老丈人只有一個獨生女,女婿勝似親兒,總不能撒手不顧。請不出假,只好驅車幾百公里,每天回河北老家看護,一連折騰半個月,人仰馬翻。

花錢能解決一些問題,不過很多事情還是要親力親為。老人一生病,幾百公里外的獨生子就是最近親人。大病床前無孝子,老人多么無助寒涼,兒女心中也很過意不去吧。

人到中年,上面有好幾個老人,萬均壓力一人肩上扛,有時想想,是挺崩潰的。重壓之下,不敢多生娃??墒?,越不多生,下一代的負擔越重。惡性循環。這樣的人口結構,如何能支撐長久的繁榮。

幸運的是,我很少為父母養老發愁。他們年近六十,身體還很健康,有賺錢自養的余力。再過些年,父母不再勞動,姐弟幾人承擔贍養,也構不成沉重的負擔。父母生病需要照顧,就近照顧,互相照應。這一次我遠在北京,慚愧且深感慶幸。

前幾天我還和妻子說起:我們在北京遇見,也許都沾了老家有兄弟的光。你不擔心父母養老(她在家鄉還有弟弟),我爸媽也放手讓我漂,我們才能在北京相遇,一起努力,在異鄉定居。

身處多子女家庭,意味著更大自由度,更多選擇項。有志者到異鄉闖蕩,無論發展如何,也沒太大壓力。至于父母養老,姊妹兄弟共承擔,通常不是問題。獨身子女面臨的家庭羈絆和負擔,則顯然會很多。

我問父親,將來想怎么養老?他說,再干幾年才考慮吧,偶爾到兒女家住一住,看一看。不過,他還是喜歡在農村老家,空氣好,熟人多,生活水平也不錯。我很高興父母有不同的選擇。他們的晚景應該很不錯,沒有大煩惱。

至于當年羞辱人折磨人的計生政策呢?很快被掃入歷史塵堆吧。

推行計劃生育期間,政府宣傳“計劃生育好,政府來養老”,這個口號迷惑了很多人。城市養老金寅吃卯糧,受通脹侵蝕,問題越來越多。農村養老問題也很嚴峻,負擔重不說,獨生子女不敢離家太遠,不敢冒事業風險。這個時代,誰能真的指望“政府來養老”呢?

作者:人文經濟學會特約研究員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微信號 人文經濟學會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色精品vr一区二区 | 在线可以免费观看的Av | 日本一区二区久久 | 三级少妇老少妇黄 | 色妞亚洲欧美精品在线 | 日韩丝袜亚洲国产欧美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