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勝利閉幕,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大的短板,要深入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切實落實脫貧攻堅責任制,實施最嚴格的評估考核,嚴肅查處假脫貧、“被脫貧”、數字脫貧,確保脫貧得到群眾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
反貧困是古今中外治國理政的一件大事,打贏脫貧攻堅戰,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大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各地黨委政府更要擼起袖子加油干,用實際措施保障精準脫貧,帶領群眾拔掉窮根、摘掉窮帽,脫貧致富。
首先,要凝心聚力強服務。眾人拾柴火焰高!打贏脫貧攻堅戰,基層干群上下要一條心,把脫貧攻堅當作自己的主業,切實轉變扶貧幫困是“規定動作”、走村入戶是“例行公事”的思想,強化服務意識,在為人民謀幸福謀發展這個落腳點上凝聚力量,立足實際,與群眾交心談心,激發群眾向往發展的內生力,站在群眾的角度想問題,了解群眾急什么、需要什么,為精準施策打下堅實基礎。
其次,要精準施策謀發展。精準把脈,對癥下藥方可祛除病根。扶貧脫貧關鍵是要找準“窮根”,對癥下藥。由于貧困人口貧困原因不同,因此脫貧攻堅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只有真正深入群眾,看實情、聽實話,找準致貧原因,才能找準幫扶措施,缺什么,補什么,按照發展生產、易地扶貧搬遷、生態補償、發展教育、社會保障兜底“五個一批”工程,通過產業增收、落實教育政策、促進轉移就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等幫扶行動,讓更多政策落地落實,真正的拔除“窮根”,擺脫貧困,脫貧致富奔小康。
最后,要強化考核出實效。正所謂有壓力才更有動力,建立科學合理有效的考核工作制是推進脫貧攻堅的有效手段。各級黨組織應層層壓實責任,增強各級部門和工作人員的緊迫感和責任感,確保各項扶貧政策落到實處,把精力、物力、財力投入到解決貧困群眾的所憂、所急、所盼的點上,這既是對地方扶貧責任的加壓,也是對扶貧工作方法的倒逼。通過立下“軍令狀”的方式,使各級黨組織自我加壓、負重前行,推動脫貧攻堅任務的全面落實。
(作者地址:臨滄市臨翔區馬臺鄉)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