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紀委通報一批扶貧領域違紀典型問題。其中,“釧助春和曹發良在擔任盈江縣舊城鎮人民政府副鎮長期間,利用職務便利,套取農村實用技術扶貧培訓資金2萬元,并全部用于個人生活開支。受到開除黨籍處分”。去年以來,云南省紀委網站共通報曝光扶貧領域違紀典型問題50批193起,形成有力震懾。(人民網 3月14日)
要說現在習近平總書記最牽掛的是誰,答案毫無懸念,當然是廣大貧困群眾。作為唯一一個向全世界宣布要使全國貧困群眾脫貧奔小康的偉大政黨,從上之下都充滿了斗志和信心。脫貧攻堅的決戰決戰,需要的是每一位干部的辛勤努力,特別是那些處于神經末梢的基層干部們,政策落實的最后一環,所有的努力都看這一步棋是否實打實走出去。
拔“爛樹”、治“病樹”、正“歪樹”,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全國兩會上強調的。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已經向基層延伸,特別是脫貧攻堅領域,這更是重中之重,不容許有任何人打群眾“救命錢”的主意。既然是攻堅,自然需要做的就是克難,一是推進脫貧工作本身工作中遇到的障礙和困難,再就是扶貧領域出現的違紀問題。所以,要先拔,再治,最后才是正,這本身就是攻堅克難的幾個階段,成功走出第一步,后面就能夠容易很多。
紀律不是“稻草人”,當前反腐敗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但是始終還是有那么一些人,心存僥幸,觸碰紀律底線,挑戰法紀權威。從云南省紀委的通報曝光,我們可以看出,當前基層脫貧攻堅領域存在的違紀問題并不少,盡管形勢再嚴峻,依然有人油鹽不進,裝聾作啞。得罪紀律者,紀律也只好原原本本還回來,得罪你。套取農村實用技術扶貧培訓資金2萬元,相較于其他腐敗案件來說,涉案金額可能并不大,但是性質卻有其惡劣,所以違紀的兩人也受到了開除黨籍的處分。在上下齊心脫貧攻堅的時候,這些不務正業的人,自然是要讓紀律發威,嚴肅處理。
彎弓射大雕,這樣的氣勢,也是我們當前紀檢監察工作的良好態勢。懲罰不是目的,維護群眾切身利益才是根本。不管是對口幫扶單位、直接聯系干部還是“第一書記”,無一例外,都本著一個目標去,讓掙扎在溫飽線上的貧困群眾共奔小康。
不求嘔心瀝血,但求問心無愧。脫貧攻堅工作,每一位干部若都能做到這樣,干好本職,讓每一項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實處,這就是群眾最真切的期望。
作者地址:甘肅天水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