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精準施策 教育扶貧仍在路上

[ 作者:余嬌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3-01 錄入:吳玲香 ]

2015年秋季學期起,貴州省對就讀高中至本科階段學校的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啟動實施教育精準扶貧學生資助,切實解決農村貧困學生上學期間費用負擔問題。到目前為止,全省已資助高中至本科階段建檔立卡貧困學生31.7萬人,資助金額達10.1億元,實現了“應助盡助、精準資助”。(228日《澎湃網》)

精準脫貧是習近平總書記扶貧戰略思想的集中體現。“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則是減貧、脫貧的根本之舉,“教育扶貧”能讓貧困地區的孩子掌握知識、改變命運、造福家庭,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

教育扶貧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 我國的教育資源存在著嚴重的地區、區域差異,特別是在一些較為偏僻的落后地區,教育資源尤為短缺,教育質量較低,階層流通梗阻較大。一些貧窮人家的孩子難以通過教育來改變自己的命運,要么是因為上不起學,要么是因為地方的教學質量較差,即使上學也難以升上理想的學校,無法用教育來改變自己的命運。這幾年,不少地區的扶貧力度確實很大,但大多走的是平均主義的道路,因為扶貧的資源有限,平均后的分配用于急需要救助的個人和學校所發揮的效益就微乎其微了。還有的地方“錦上添花”的活動多,“雪中送炭”舉動反而較少。所以近年來,雖然年年都在扶貧,但落后地區的教育面貌并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改善,而一些擁有優質教育資源的學校規模仍在持續擴大。

教育扶貧要“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精準扶貧要求從實際出發,在解決好共性問題的基礎上,瞄準貧困學校、貧困學生的實際情況,找準“窮根”,以更加有力的措施和有效的行動,使扶貧工作扶到點上、扶到根上。目前教育的扶貧大多放在硬件設施的配備上了,不少地區投資的力度也確實很大,但冷冰冰的設備放在那里沒有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一來是因為師資的短缺,有些設備,如各種實驗器材和設施,沒有老師領著學生做;二來是這些先進的設備無人會使用,只能是一種毫無意義的擺設。扶貧的資金并沒有對學生產生任何的效益,而直接發放到學生手上的扶貧資金又微乎其微,根本起不到實質性的作用,無法改善生活學習條件。

筆者認為,一些地區教育的落后,首先是因為這些地區的教師素質水平低所導致的,不提高他們的素養,即使投再多的硬件也沒用。要真正扶貧,必須花大氣力加大對落后地區教師的培訓力度。硬件是容易配備的,而“軟件”則需要花費很大的時間精力,要積極創新培訓方式,瞄準盲點,找準弱點,采用多種方式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這才是根本中的根本。而發放的扶貧資金也應精準發放對象,嚴格貧困資金申請審核制度,要把每一分扶貧的錢都用在刀刃上,而不是化繁為簡的實行平分。

扶貧先扶智,治貧先治愚。教育扶貧是經濟扶貧的基礎,打好基礎,攻堅克難,讓我們一同走向幸福小康生活!

(作者單位:中共四川省馬爾康市委組織部)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跳舞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中文字幕黑人在线免费 | 五月天在线精品国产 | 日韩一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蜜桃 | 在线精品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