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歷史文化名城需繼承更需創新

[ 作者:廖佳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12-30 錄入:16 ]

近日,湖南永州獲批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消息屢見報端。一座城市能夠憑借自身的底蘊與特色獲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這樣一個榮譽稱號,的確可喜可賀。但是,興奮之余,我們更應冷靜下來,好好想想怎樣把這座城市的歷史和文化融入到永州的“血肉”之中。

歷史是一種記憶,一種情懷,一種認同。歷史文化名城不僅僅是稱號和榮譽,它承載的是幾千年以來的點點滴滴。在斑駁的歲月中,先人們的勤勞和智慧化作為了流淌在河里的水、砌在城墻里的磚、刻在雕欄里的畫,以不同的方式相同的文化留存了下來。這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信仰,作為后人的我們應當把這樣一種精神和文化繼承下來。

一棟古建筑、一塊舊石板、一首老民謠,這些文化都不能被遺忘。在面臨日益開放的文化市場中,具有顯著特色的民族文化、地方文化可能會受到較大的沖擊,亦有可能被同化、被侵蝕。走在大街小巷,青石板的小路少了,水泥柏油路成為代表文明的標配;登高眺眼望去,青磚墨瓦的民居少了,高口大廈變成了衡量城市發達與否的重要指標;走進文化市場里,特色的民族戲劇少了,可樂薯條配好萊塢大片成為了人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內容。多元化的文化勢必帶來多元化的文化交流,多元化的文化交流又給相對保守、單一的傳統文化造成了相當大的威脅。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特色的才是精彩的。歷史文化固然需要繼承,但更需要的是我們去想方設法創新。什么資源可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為經濟帶來新的活力、成為別具一格的經濟增長極?從目前的一些城市發展經驗上來看,把特色的、濃厚的、悠久的歷史文化加以創新推向市場,打造符合受眾口味、迎合市場發展潮流的“新”歷史文化是一個不錯的回答。湖南鳳凰縣山多地少,是個典型的山區縣,但就是這么一個小縣城緊緊抓住“苗族”特色,以沈從文筆下塑造的湘西為突破口,成為了旅游強縣之一。江西婺源縣是徽州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境內古村遍布鄉野,保存完整,具有鮮明的徽派風格,成為了人盡皆知的“老家”。這些小城市工業基礎、自然資源并不豐富,但就是靠著創新歷史文化的手段打造成為了旅游勝地。

把歷史繼承下來,保護好境內的歷史文化資源,同時,也要善于利用創新的手段,把歷史文化給推出去,讓更多人知道有這么個“獨特”的地方,從而盤活旅游市場,激活市場經濟,讓歷史文化在不斷創新中煥發光彩。

作者單位: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委組織部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本精品视频区 | 日本午夜视频一级a |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抢 | 亚洲国产精品青青网 | 一区二区免费视频少妇 | 一区二区欧美日韩动漫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