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湖北省人大獲悉:湖北省人大內司委建設的司法監督工作網絡平臺日前已開通,借助該平臺,湖北省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省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組成人員、省人大代表,可對全省各級法院庭審活動進行遠程、實時、實況查看,從中了解參與庭審的法官、檢察官、律師、司法警察的工作情況。(11月7日人民網)
在和平年代,特別是在建設法治社會、法治政府的進程中,如何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打造誠信政府,改變和完善落后的執政理念刻不容緩,而網絡司法監督平臺作為人大工作機制的重大創新,必然有他“不可一世”的層面,它對于規避冤家錯案、減少以權謀利、塑造司法公正、促進干部廉潔、展示文明法治具有積極作用;運用網絡技術構建的司法監督平臺,破解了司法工作中遇到的瓶頸,推動司法監督工作向縱深發展。
近年來,侵犯公民訴訟權利的案例時有發生,如內蒙古呼格吉勒圖案、河南趙作海案等,由于辦案人員的玩忽職守和對法律的執行偏差,造成了惡劣影響。一方面真兇逍遙法外;另一方面無辜的人被錯抓、錯殺,給受害者及其家庭造成了難以彌補的傷害;導致大眾對公平正義和法治政府的不信任,司法公信力缺失,干群關系緊張。同時,司法賠償高昂的費用給國家財政也帶來了具大的損失,這已不僅僅是懲罰一兩個當事人就可以解決的,司法監督不力帶來的負面影響是不可估量的,如果不能在源頭上收緊司法審判的閘口,我們的司法工作將難以繼續取信于民。然而,搭建司法監督工作網絡平臺,隨時隨地隨案對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司法行政機關和法官、檢察官、律師、司法警察工作進行遠程在線實時監督,是一次工作機制的重大創新,提升了司法公信力,促進了司法公正廉潔。
司法活動涉及方方面面,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筆者認為,在新形勢下,堅持服務和改革大局,通過進一步完善監督工作平臺管理辦法;不斷提升公民參與司法監督積極性;大力提升司法工作者的綜合素質;嚴厲打擊矢職矢責和不作為行為等,才能保障公民的利益,促進司法公正廉潔,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作者單位:綿陽市平武縣民政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