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李劍:未來三農領域15大變革

[ 作者:李劍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10-31 錄入:實習編輯 ]

做了10年傳統媒體,2014年下半年突然做不動了。客戶紛紛提出要求:新媒體能做嗎?這時,我才恍然大悟!打敗自己的不是競爭對手,而是我自己。

曾經以為,每年幾百萬的營收能夠養活手下的弟兄們,也一直認為這份工作可以做一輩子。但,這個時代突然不和我們“玩了”。微博、微信、“互聯網+”、網紅等新名字不斷地出現在我們眼前、客戶的流失、訂單減少、客戶反饋效果不理想……負面影響接踵而至。徹底!頓悟!不變,不行了!以前,總覺得自己是跑在同行的前面?;剡^頭來,發現自己被更優秀的同行甩了10條街。這就是我從業12年的人生感悟。

其實,殺入農業,有2個初衷:1、自己是農村人,在農村生活了快20年、為三農做點事情;2、想再證明下自己,還能不能干成一件事情。做農業也屬于自己的第二次從業。祝好夢吧!

扯了這么多!回到,我們今天分享的話題:未來三農領域15大變革。

有很多做農業朋友與我有同樣的感受,這兩年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而這個導致我們變化就是“互聯網”。購買農資,可以上互聯網、賣農產品,也可以上互聯網、學習農技,可以看直播、作物遭遇病蟲害,可以在線咨詢專家....曾經離互聯網最遠的農業,現在發現離互聯網最近。除了互聯網給農業、農村、農民帶來變化之外,2015年-2016年的三農政策密集發布與出臺,也同樣給三農帶來實質變化與變革。

下面,我們結合趨勢與政策來分享下未來農業15大變革都有哪些?

1、大數據推動農業精準化

今年10月份,農業部印發《農業農村大數據試點方案》,決定自今年起在北京等21個省(區、市)開展農業農村大數據試點,建設生豬、柑橘等8類農產品單品種大數據。鼓勵基礎較好的地方結合自身實際,積極探索發展農業農村大數據的機制和模式,帶動不同地區、不同領域大數據發展和應用。

大數據在農業中運用將會對農業生產帶來更加精準的實施,除了農業天氣的預測,還能對農產品市場進行預測。

大數據將會改變農業的“靠天吃飯”的窘況,為農業帶來大量的數據與依據,從而促進農業從粗放型農業邁進精準化農業

2、土地可以賺錢

前些年,靠土地賺錢根本是不可能。

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規劃,中國將推進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加快推進房地一體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到2020年,基本完成土地等農村集體資源性資產確權登記頒證,健全非經營性資產集體統一運營管理機制。

土地確權后,農民就再也不用擔心土地流轉之后,土地流失的擔心了。農民不僅可以大膽出租土地、還可以出租自己宅基地。通過授權后,農民還可以獲得不少的出讓金。

3、農田保護與建設

散、亂是當前農村農田的現狀,這樣導致資源浪費、重復作業、產量不穩定等問題。

由國土資源部、農業部牽頭,發改委等國務院8部委共同參與編制的《高標準農田建設評價規范》(以下簡稱《規范》)于2016年10月13日發布。發布提到到2020年確保建成8億畝、力爭建成10億畝集中連片、旱澇保收、穩產高產、生態友好的高標準農田。

此《規范》出臺促進農民以及農業經營者更加規范操作和使用農藥,不再是粗放型耕種方式,而是更多地考慮現代化種植,規?;N植,確保農田環境與生態。

4、農業戶口取消了

2016年9月19日,北京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正式出臺。截至目前,全國31個省份均已出臺各自的戶改方案,且全部取消農業戶口,標志著在我國存在半個多世紀的“城里人”和“鄉下人”二元戶籍制度退出歷史舞臺。

這一點也是不敢想的,直到現在也會很多農民朋友抱怨:戶口沒了,日子沒法過。其實,不然。農業戶口沒有,農民得到了更多回報,包括:人才進城、就業、醫保、低保、養老等都會得到保障。更核心的,戶口沒了,但我們的土地還在呢。

這一點,國務院以及各級部門領導已經做過解釋:不能損害農民切身利益。

5、施肥方式得到提升

2015年農業部關于印發《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和《到2020年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的通知。《通知》目標指出:到2020年,初步建立科學施肥管理和技術體系,科學施肥水平明顯提升。2015年到2019年,逐步將化肥使用量年增長率控制在1%以內;力爭到2020年,主要農作物化肥使用量實現零增長。

此《通知》促進農資企業經營方式的轉變,同時推進精準施肥、高效新型肥料、施肥方式、有機肥、水肥一體化的普及和利用率。

6、創客合伙人、推廣員等新職業出現

有能力的農民或者年輕人、創業更加簡單。

隨著農村電商進村入戶,京東、淘寶等農村電商平臺在地方上建立縣域工作站,農村的年輕人接觸電商的機會越來越多,同時還會加入這些農村電商平臺、也會一些新興的職業出現。比如:成為淘寶農村的創客合伙人、京東的鄉村推廣員、農一網的代購員。

7、農民工返鄉創業成為趨勢

返鄉創業已經成為眾多農民工的選擇、這不僅僅是政策推動,更多是人性的追求與夢想的鞭策。

2015年6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的意見》,推動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兑庖姟分赋?,支持農民工、大學生和退役士兵等人員返鄉創業。

《意見》發布一年后,2016年7月份人社部、聯合五部門下發的《關于實施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培訓五年行動計劃(2016-2020年)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的資金支持、創業培訓等一系列政策。

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農民工返鄉創業人數累計已超過450萬,約占農民工總數的2%,大學畢業生返鄉創業比例從幾年前的0.5%增至1%。

因此,返鄉創業成為趨勢和動力。

8、種子溯源加碼

假種子、坑農的事件經常發生。種子打假、種子溯源成為這個行業至關重要的事情。終于,農業部祭出殺手锏——種子標簽規則出爐。

2016年9月,農業部辦公廳印發《農作物種子標簽二維碼編碼規則》。據悉,此規則是為了配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及《農作物種子標簽和使用說明管理辦法》的全面實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農作物種子標簽和使用說明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制定的。

《農作物種子標簽二維碼編碼規則》規定:農作物種子標簽二維碼具有唯一性,一個二維碼對應唯一一個最小銷售單元種子。二維碼一旦賦予給某一商品種子,不得再次賦給其他種子使用。農作物種子二維碼應包括下列信息:品種名稱、生產經營者名稱或進口商名稱、單元識別代碼、追溯網址四項信息。四項內容必須按以上順序排列,每項信息單獨成行。

業內專家認為,該《規則》出臺將會遏制假種子,規范種子企業經營,對種子行業來說是具有劃時代意義。

9、產業扶貧成主流

面對“越扶貧、越貧窮”現實,產業扶貧呼之欲出,“不再是給錢、給物”、而是“給平臺”、“給機會”、“給技術”、轉變扶貧思路,幫助貧困戶制造“輸血”、“造血”功能。

2015年12月27日至29日,河北、甘肅、青海、河南、福建、江西、黑龍江等省份召開了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均把產業扶貧視為重要的工作部署。

其中,電商扶貧、旅游扶貧、光伏扶貧、金融扶貧等新興扶貧手段出現,給貧困地區、貧困戶帶來了更多的驚喜與希望。

產業扶貧也成為社會認可的扶貧之路。

10、休閑農業成農村增收新途徑

休閑農業是前幾年出現的新行業,但隨著國家政策的大力指出,這兩年,休閑農業就成為三農領域的銜接平臺,成為一二三產業融合的樣板產業。

2016年,農業部將重點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農村旅游等服務業將迎來發展機遇。

按照2015年國務院出臺的進一步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若干意見,要求實施鄉村旅游提升計劃,開拓旅游消費空間,并大力推進鄉村旅游扶貧。到2020年,全國建成6000個以上鄉村旅游模范村,形成10萬個以上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特色村、300萬家農家樂,鄉村旅游年接待游客超過20億人次,受益農民5000萬人。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未來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11、農特微商成時髦職業

微信賣農產品,不敢想象想,但這個成為現實。

你一打開朋友圈除了賣面膜、賣包包的朋友之外,賣獼猴桃、蘋果、大米等農產品朋友也越來越多。這批新農人,曾經活躍在微博上,微信的出現,他們又活躍在微信里。

通過朋友圈賣農產品已經成為農村80、90、00后的時髦職業。

12、種業結構調整,玉米產業要“減”大豆要增

玉米、小麥、水稻、馬鈴薯號稱“四大主糧”。突然間,玉米種植面積調減了,改種青稞、草坡、大豆。曾經,靠種玉米糊口,現在不得不“改行”了。

2015年11月份,農業部下發了《“鐮刀彎”地區玉米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鐮刀彎”地區玉米面積調減5000萬畝以上,計劃今年調減1000萬畝以上。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就《全國農業現代化規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發布答記者問全文。韓長賦表示,為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不斷提高農業發展的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十三五”期間,全國將推進以玉米為重點的種植業結構調整,適當減少玉米種植面積,恢復和增加大豆種植面積,推進糧改飼,擴大糧豆輪作范圍,在棉花、油料、糖料、蠶桑優勢產區建設一批規?;?、標準化生產基地。

13、農民可以買到便宜名牌工業品

曾記得小時候,全村100多號人擠在村長家看電視的場景。那時村長家買的是黑白電視、而且是二手的。當時,誰家有一臺電視機或者空調,人真的會被擠爆了。農村電商來了。

農民賣家電更簡單了。最主要的不再是山寨牌子的。什么海爾、長虹、海信等知名品牌家電都可以買到了,而且價格不貴。真的是,拜天的節湊。

14、貸款創業更簡單

在農村沒有關系、沒有資源,去銀行辦理貸款,真的是登天還難?,F在不一樣,網上遞交申請,農村金融公司的大額貸款就辦成了。京東京農貸、阿里螞蟻金服、翼龍貸、宜信普惠金融....

15、生態循環農業成趨勢

生態是國家戰略!生態循環農業是生態農業的核心、可持續發展的保障。

2016年9月,農業部28日印發農業綜合開發區域生態循環農業項目指引(2017-2020年),提出2017年-2020年建設區域生態循環農業項目300個左右,積極推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和生態保育型農業發展,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標準化生產水平和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

生態循環農業推行,告訴我們之前干農業是錯誤,不顧及后果、不顧及子孫。生態循環農業指導我們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與農業、環境做朋友。

總結,農業的未來在生態、三農的未來在農民,只有農民富了、農業才有希望。這2年,國家密集發布各項政策以及補貼,也是希望農民日子更加幸福、生活更有奔頭。變革,已變!你準備好了嗎?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頭條號 農業行業觀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成年人电影 | 三级日本久久高清 | 亚洲综合另类欧在线美 | 日本性爱欧美精品 | 小草在线影院婷婷亚洲 | 亚洲第一页A∨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