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9月21日電 今天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鄭文凱介紹“全國脫貧攻堅獎”評選表彰有關情況。目前1/3的貧困縣開始試點扶貧資金自主整合,在談到下一步怎樣保證貧困縣真正用好這個錢,使每一分錢花在刀刃上時,鄭文凱表示,2014年后,根據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的決定,把扶貧資金項目審批管理權限進一步下放到縣,省級不再具體管理扶貧資金項目的審批權。今年可能90%左右資金規模審批權限下放到縣。(2016年09月21日13:14 來源:人民網)
我們可能聽到過:“此路是我開,此樹是我栽,想要從此過,留下買路錢”的“經典名句”,但是到了現在我們可能還不知道有“雁過拔毛”完美的詮釋。從中央到地方,國家扶貧“蛋糕”路過不知民間疾苦的“老虎”被咬一口.......就連經過“家門口的蒼蠅”也來叮一下,等到走完所有的“關卡”可謂百般波折。“蛋糕”還沒有在貧困戶面前點上蠟燭,就被蠶食的消失殆盡,農民也就只能試著嘗嘗“蛋糕”的味道,根本無法填飽饑餓的肚子。
俗話說:要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現在正直國家奮力奔小康的關鍵時期,所有與脫貧攻堅相挑戰的人就是社會的罪人、歷史的罪人。這些人不僅會得到法律法規的嚴厲處罰,更要遭到道德的譴責。為了更加快捷、有效的幫助貧困人口脫貧,讓全民順利達到小康水平,國家扶貧辦將近90%的扶貧資金審批權限下放至縣級。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扶貧資金利用率,減少中間環節從而減輕資金壓力,找準扶貧對象,還能夠讓縣級部門對資金進行優化整合,使得扶貧對象更加精準,讓貧困人口早日脫貧。
雖然,將扶貧資金審批權限下放至縣級能夠提高扶貧效率、脫貧力度、扶貧精準度,但是我們的上級主管部門與紀檢部門一定要把好關,防止縣級領導干部拿著權力“拆東墻補西墻”,嚴厲打擊吃拿卡要、關親顧友。嚴防、嚴打“雁過拔毛”者,將每一分錢都用在脫貧攻堅的刀刃上。
作者地址:四川省綿陽市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