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紀委網站通報了5名已被雙開并移送司法的中管干部的“四風”問題。其中有“參加培訓時派人陪讀”的陳雪楓,有“花34萬長期住酒店” 的谷春立,有“多次到私人會所吃請”的盧子躍。并指出,黨員領導干部腐敗墮落往往是從不正之風、享樂奢靡開始,從“四風”上打開缺口。(9月6日新華網)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國以儉得之,以奢失之”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陳雪楓、谷春立、盧子躍”們不是不知道這些警示恒言,也并非不知其中蘊含的深刻內涵,但還是讓享樂思想占據了內心世界,把奢糜作風外化到言行中,成為驕奢淫逸的“代表人物”,假如他們沒有丟掉我們黨的傳家寶——勤儉節約,何至于落到今天身陷囹圄的地步?
勤儉節約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是一個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必須具備的基本政治素質。不論在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在和平建設時期,乃至當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時代,都離不開這個傳家寶。但我們一些領導干部卻丟掉了這個傳家寶,從吃穿講情調,出行講排場,打開“四風”的缺口開始,到揮霍無度,奢侈浪費,最終一步一步走上了踐踏黨紀國法的不歸路。
細究其享樂奢靡的根源,無外乎以下幾種原因,官本位思維在作怪,認為吃喝“簡單”了、衣著“樸素”了、住行“寒酸”了,就失了官“容”、沒了官“樣”、丟了官“威”;特權思想從中作崇,總覺得自己身為一名領導干部,高高在上,與眾不同,搞點“特權”是自己應該享受的待遇;僥幸心里依然存在,認為“四風”問題、腐敗墮落問題只要轉入“地下”,鉆進“青紗賬”,做的“隱蔽”些就不會被發現。
作為黨員干部,工作標準和自我要求就得比普通群眾更高些、更嚴些,政治覺悟與責任擔當就不能“落”到群眾的后頭去。別說用公權、動公款玩享樂主義是“零容忍”的事,就是不貪不占,不腐不亂,拿自己的錢,過過奢靡之癮,也不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126條規定,生活奢靡、貪圖享樂、追求低級趣味,造成不良影響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處分。
勤儉節約這個黨的傳家寶不能丟。勤儉節約的美德如燈塔,能引領黨員干部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涵養樸實的為民情懷,錘煉過硬的作風素質,砥礪堅實的責任擔當。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嚴格落實各項節約措施,堅決杜絕公款浪費現象,使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在全社會蔚然成風。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應牢固樹立“浪費也是腐敗”的節約意識,不與人比大方、比闊氣、比奢華,精打細算、厲行節約、勤儉辦事,真正回歸勤儉節約的傳統,堅決克服享樂思想,杜絕奢靡之風,形成“鋪張浪費可恥,勤儉節約光榮”的良好氛圍,使勤儉節約成為一種行動自覺、一種政治智慧、一種責任擔當。
作者單位:昆明市盤龍區委組織部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