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鄉鎮招商引資的誤區

[ 作者:沈志蓀?徐海?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8-29 錄入:實習編輯 ]

近幾年,一些地方鄉鎮在招商引資過程中,出現了種種弊端,應當引起人們的警覺。

一、誤區不可小視

硬著頭皮搞招商引資,鄉鎮招商也就走入了誤區。

1.不加選擇,“拾到籃里便是菜”

由于天南地北都在招商,一時間,客商在中國大地上成為“稀缺資源”,你拖我拉他扯,只要是“商”,能拉來就行。所以,招商者對客商沒有任何選擇的余地,“拾到籃里便是菜”,不管它是黃葉枯葉甚至爛葉,這就直接導致了招商質量不高,甚至上當受騙。

2.不講對等,“剃頭挑子一頭熱”

由于鄉鎮多,外出招商的人多,常常是商冷我熱,甚至是熱臉去貼人家的冷屁股,喪失了應有的自尊和自重。這時,居心不良的客商就利用鄉鎮招商人員急于求成的心理,提出苛刻的條件,逼人簽下“不平等條約”。有個鎮在招商時,竟然承諾白送土地給客商辦廠,這無疑是飲鴆止渴,還違反了土地法的有關規定。

3.不計得失,“甘蔗沒有兩頭甜”

有些鄉鎮領導簽下了“喪權辱鎮”不平等協議后,又以“甘蔗沒有兩頭甜”來自我安慰。認為,有得必有失,要招商又舍不得花成本、下血本、動老本是辦不成事的。而在鄉鎮,最大的本錢就是土地,鄉鎮干部手中最大的王牌也是土地。所以,一時間,各個鄉鎮都把交通條件最好、升值潛力最大的土地拿出來辟為工業園區,并打出“零地價、零稅收、零距離服務”的“三零”招商大旗,廣為吸引客商。結果,客商是招來了不少,但失地群眾的上訪卻接連不斷。

4.不謀長遠,“候鳥做窩秋后走”

“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在鄉鎮招商中,就出現了一些專門享受優惠政策的“候鳥”。鄉鎮干部也不傻,他們一般都規定了客商可享受特別優惠的年限,過了年限,特殊政策就不再存在,而“候鳥”式客商就采取在這個鎮干兩年再搬到那個鎮的辦法,“年年都是新郎官”。有個搞服裝生產的私營企業老板就是玩的這一套,反正他的家當就是幾十臺縫紉機,搬運起來也不難。

5.不顧后果,“引來鳳凰枯死樹”

招商引資熱使有些鄉鎮干部熱昏了頭腦,以至不顧后果的現象比比皆是。一是不顧環境后果。招來了高污染的企業,破壞了當地的生態環境,影響了群眾的生產和生活。二是不顧財力后果。現在的鄉鎮財力本就十分拮據,為了招商引資,不得不花大筆投資,大把花錢。而招來的客商又在一定時間內享受著“零稅收”的優惠,這就更使鎮財政雪上加霜。三是不顧社會后果。招商引資,大辦工業園區,造成了大量農民失去土地,造成了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鄉鎮招商,弄不好會出現“招來鳳凰枯死樹”的現象。

二、原因發人深思

鄉鎮干部中,不少同志素質并不低,他們為什么會一而再,再而三地陷入誤區呢?

1.經濟指標超位

現在,市縣政府每年都給鄉鎮下達發展經濟的任務指標,而且指標越下越高,已遠遠超過了鄉鎮的實際能力。有些地方早已存在著“高指標、高壓力、高速度”的“三高”現象。一是高指標。全國的經濟增長幅度控制在8%上下,而市縣要求鄉鎮的年增長幅度都要在20~30%以上,甚至翻番。二是高壓力。除指標壓力外,平時是大會套小會,活動接活動,行政壓力逼得鄉鎮干部不得不變著法子搞招商引資。三是高速度。有些鄉鎮并不具備快速引資的條件,這時高速度必定會“欲速則不達”。

2.政府職能錯位

本來,政府對經濟建設的職能應當是組織、引導、協調、促進,而不應當越俎代庖,自己去當招商引資的主體。但是,一些鄉鎮書記、鎮長成了招商引資的“第一責任人”,并與下面的干部一一簽訂招商引資責任書。由招商經費財政出錢,招來的客商又由政府出面簽訂協議,政府的行政管理職能變成了企業行為,這是政府職能的嚴重錯位。

3.考核導向偏位

上級對下級的考核獎懲,是下級行為的有力導向。近兩年,這種導向在招商引資方面不斷升級,將干部的經濟利益、職務升遷直接與招商引資掛了鉤。而且一好遮百丑,偏離了綜合、全面考核的標準。有的人為了獲獎、升官、進城,也就顧不得招商引資的種種誤區了,就是踏著“雷區”也要向前沖。

4.群眾監督缺位

不少鄉鎮在招商引資的過程中,根本沒有群眾監督的份兒。幾乎都是由干部拍板,群眾聽命。尤其是在土地使用上,群眾不愿意也不行。有時企業還沒開辦,老板與失地農民的矛盾已經很尖銳了。

三、對策重在落實

為確保鄉鎮招商引資的健康發展,首先要增強鄉鎮干部的五種觀念,并落實在行動中。

1.科學的發展觀

發展必須講究科學性,不可為了討好客商就擅自制定優惠政策,更不可超越職權,違背法規。招商時不加選擇,把那些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企業招進來,必定會造成不良社會后果,影響可持續發展。所以,招商引資時,應當把科學的發展觀放在第一位。合乎科學規律的事就辦,違背科學規律的事就堅決不干。

2.正確的政績觀

一要淡化政績的即時效應,不要想所有的政績都“立竿見影”,不應為追求短期效果而“做秀”。二要注重政績的遠期影響,辦事要力求讓群眾長期受惠。三要關注政績的社會公論,是政績還是“劣跡”,讓群眾說了算。四要講究政績的實際效益,不能一任政績,幾任還債,留下“政績債”就是留下罵名。五要謀求政績的良性循環,力求辦一個企業帶出一批企業,產生良好的連鎖反應。

3.有序的競爭觀

在招商引資的過程中,鄉鎮之間常常發生激烈的競爭,進行“優惠政策大比拼”。這樣拼的結果是政策優惠無邊,利益喪失殆盡,那些追求利潤最大化的老板正中下懷,暗地里偷著樂。所以,鄉鎮的招商優惠政策起碼在一個市的范圍內應統一、規范,任何鄉鎮都不得隨意放寬尺度。這樣有序競爭,才可避免出現“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現象。

4.雙贏的效益觀

鄉鎮招商引資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發展當地的經濟,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實現富民強鎮。而外地客商來投資也是為了賺錢,取得在其它地方投資難以實現的經濟效益。客商來了,我們的富余勞動力有了工作崗位,既增加了收入又學到了先進的技術,這便是雙贏,對大家都有利。鄉鎮招商,就要遵循這一原則去辦事,既不能要價過高,使投資者無利可圖,寒了他們的心;又不能不講原則,把自己的利益拱手送人。

5.和諧的環境觀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了“統籌發展”的觀念,其中“統籌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是重要的一條。現在,招商引資中有一種不可忽視的現象是:外國的、大中城市的一些重污染企業趁鄉鎮招商之機紛紛向農村轉移,一些鄉鎮干部為了眼前的金山銀山就舍棄了千秋萬代的綠水青山,使當地的環境迅速惡化,危害了農副業生產,引起了群眾的反對,甚至危及到社會的安定。所以,招商引資一定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否則將遺禍無窮。

總之,鄉鎮招商引資,成績不小,問題不少。但只要我們正視問題,采取對策,更新觀念,完善措施,就完全可以避害趨利。而這一切,關鍵在于落實,我們要把科學的發展觀落實在決策上,把正確的政績觀落實在行動上,把有序的競爭觀落實在政策上,把雙贏的效益觀落實在協調上,把和諧的環境觀落實在保護上,就一定能保證和促進鄉鎮招商引資的健康發展,加快農村建設全面小康的步伐。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微信號 市縣招商項目庫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综合 | 亚洲人成日韩中文字幕无卡 | 亚洲欧美在线中文字幕不卡 | 日韩专码一区二区 | 日本最强喷水少妇 | 在线播放免费人成视频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