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第一部規范中國共產黨的問責工作的基礎性法規《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全文正式發布。7月19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紀委書記王岐山在《人民日報》刊發署名文章《用擔當的行動詮釋對黨和人民的忠誠》。這是中紀委書記王岐山在最高黨報上發動的全面問責“號令”。(網易新聞)
“失責必問,體現了責任追究全方位、無死角,杜絕僥幸心理;問責必嚴,就是要把該打的板子狠狠打下去,不讓問責的利劍生銹,防止破窗效應。”全國黨的建設研究會特邀研究員汪洋認為,實行終身問責,是落實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精神和要求的具體舉措,其要義就是讓問責利劍始終高懸,喚醒各級黨組織和黨的領導干部的責任意識。
今年2月,中央紀委首次通報了8起因履行“兩個責任”不力被追責的典型案件。湖北省地稅局原黨組書記許建國、原紀檢組組長許國勇因領導干部辦公用房面積超標等嚴重問題雙雙被免職;廣西壯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黨組書記陳鴻起、紀檢組組長林華因該局干部頂風違紀收禮分別受到黨內警告處分;上海市電力公司黨委書記趙義亮因下屬安排超標準公款宴請,受到黨內嚴重警告和行政記過處分……這些硬邦邦的數據和事例,充分顯示了從中央到地方責任追究不是說說而已,而是動真碰硬、實實在在,責任追究的力度正越來越大。
各級領導干部應清醒地認識到,權力就是責任,責任就要擔當,必須以“嚴”和“實”的舉措擔負起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擔負起管黨治黨的歷史使命,否則,出了問題就必然要挨責任追究的“板子”!
權力就是責任,責任就是擔當。關鍵是各級黨組織尤其是黨員領導干部要擔當責任,做到在黨憂黨,為黨盡職、為民盡責。對我們黨來說,外部監督是必要的,但從根本上講,還在于強化自身監督。我們要總結經驗教訓,創新管理制度,切實強化黨內監督,要整合問責制度,健全問責機制,堅持有責必問、問責必嚴,把監督檢查、目標考核、責任追究有機結合起來,實現問責內容、對象、事項、主體、程序、方式的制度化、程序化。
“有責必問、問責必嚴”是《條例》傳遞出的重要信息。廣大黨員一定要為把全面從嚴治黨的責任擔下去,讓失責必問成為常態,真正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