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領導干部使用網絡語言須謹慎!

[ 作者:李浩然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7-01 錄入:7 ]

最近,“牛掰”“然并卵”“屌絲”等不雅網絡語言頻頻出現在一些地方領導干部的講話中,更有領導為取悅聽眾,使用“草泥馬”“蛋疼”“我日”等粗鄙化表達。這不僅違背了公序良俗,損害了黨和國家的形象,也是對民族語言文化的褻瀆。(光明日報)

領導講話汲取網絡語言活潑幽默的優點,以適應這個時代分眾化的傳播趨勢,本無可非議。但一些領導干部嘩眾取寵,使用一些庸俗化的網絡低俗語言取悅聽眾,不僅抹黑了干部形象,也損害了黨和國家唉的形象,更是對民族語言文化的褻瀆。

我國著名語言學家羅常培說過:語言文字是一個民族文化的結晶。這個民族過去的文化靠著它來流傳,未來的文化也仗著它來推進。漢語無疑是中華文明的象征,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和身份標識。愛護和正確使用漢語,也是我們每個中國人的責任。國家有規范使用語言文字的法律法規,不論是普通群眾還是領導干部,既然作為語言文字的使用者和傳播者,都應自覺遵守用語規范,保護漢語言的純潔和優美。 

領導干部濫用網絡粗鄙語言,危害更甚于一般群眾。一是領導干部作為手握公權力的一方官員,自身的言行備受人們的關注,如果自身言語不規范甚至表達粗鄙,難免會起到不好的示范和引領作用,對良好的社會輿論風氣造成負面影響。二是領導干部言語代表黨和國家的形象,直接關乎發展的大局,如果言語不雅,在拉低自身素質的同時,也有損黨和國家形象,更可能成為敵對勢力在輿論上攻擊我們黨和政府的借口。

誠然,網絡語言的流行得益于其輕松活潑、個性風趣的生動寓意,但低俗不是個性,粗鄙也不是風趣,不能把低俗粗鄙當成個性風趣。領導干部在使用網絡語言要做到適度規范謹慎,自覺抵制粗鄙和低俗語言,避免低級趣味。要多用健康、美麗的語言,既能彰顯個人的人格魅力,又能拉近與聽眾之間距離,同時也向聽眾傳遞積極健康、正面向上的價值觀念。要深刻認識到網絡語言的利與弊,揚長避短,充分借助和發揮網絡語言中積極正向的力量,讓聽眾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充滿正能量的價值熏陶。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欧美日韩高清免费 | 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国产 | 中文字幕丝袜精品久久 | 伊人久久大杳蕉夜夜揉夜夜爽 | 在线观看国产欧美美女乳头 | 久久99热精品只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