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永定區高陂鎮北山村村民向本欄目打來熱線,反映村子里有幾家養豬場污染環境,影響村民的生產生活。他們多次向相關部門反映,卻遲遲沒有得到處理。
養豬場嚴重影響村民生活
6月6日,記者來到永定區高陂鎮北山村了解情況。村民張裕增家旁邊就是一個養豬場,已經建了十多年了。
據張裕增說,這家豬場不僅散發臭味影響他的生活,每天下午清洗豬圈時,污水更是直接排到小溪里。村民擔心,這樣會影響到飲用水安全。
張裕增告訴記者,村中這樣的豬場還有幾處。在村民帶領下,我們又來到另外一家污水同樣是直排的養豬場。村民認為,污水排到小溪里,還會對農作物的生長造成影響。
養豬場排出的污水養分太多,流到農田,稻子看起來長得很漂亮,但谷粒很多是空的,致使收成減少。不僅如此, 豬場就建在村子里附近,直接影響村民日常生活。
村民表示,農村養豬是很正常的事,但前提是不會污染環境,不會影響他人的正常生活。于是,村民將這一情況向北山村村委會反映,希望村里出面予以解決。
豬價上漲 養豬返潮
村主任告訴記者,北山村已被納入養豬禁養區。之前村里已經基本上沒有人養豬了,只是從去年開始,豬價不斷上升,致使一些村民又重新開始養豬。
養殖戶回應:有環保設施
既然已經明確是禁養區,那為何一些村民還要違反相關規定繼續養豬呢?記者找到了養殖戶張志榮了解情況。據張志榮講,他家的養豬場是2003年建的,當初也按相關規定做了沼氣池。對于村民反映污水直排的說法,張志榮并不認可。
張志榮表示,自己現在只養幾十頭豬,應該不會對周邊環境和村民的生活造成太大影響。張志榮告訴記者,他之前一直在外面養豬,后來因為豬場拆遷了,他才又回到村里養豬。
整治污染 鎮里不遺余力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北山村這幾家養豬場都建了很多年了。當初政府也曾出臺相關政府鼓勵農戶養豬,養殖業也一度成為村民創收的好項目。如今政府出于環境治理要求,要關閉、拆除一些養豬場也無可厚非。對此,高陂鎮政府又是怎么做的呢?
記者電話聯系了鎮里分管農業的張逸民副鎮長。據張副鎮長介紹,高陂鎮從2012年開始大規模進行養豬業污染整治,共拆除豬場面積近八萬平米,生豬存欄數一度從高峰期的八萬多頭下降到三萬多頭。去年豬價攀升,致使生豬存欄數又上升到五萬多頭,給他們的整治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
對于北山村村民反映的養豬污染問題,張副鎮長表示,對于養豬場污染整治,鎮里只能是和養豬戶溝通、做工作,讓他們自覺拆除豬場,由于鎮里沒有執法權,因此對于一些養殖戶不配合工作的,就只能向上級相關部門反映。
采訪結束時,記者得知,通過鎮里做工作,養殖戶已同意在限期內自行把豬場關閉。高陂鎮只是我市養殖業污染治理的一個縮影。只要養殖戶積極配合,政府相關部門因地制宜,加強巡查督導,相信過不了多久,我市養殖業污染狀況就會得到很大改觀。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頭條號 龍巖公共頻道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