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是母親節,楊磊告訴記者,當天下午自己給媽媽打電話過去,剛說了個節日快樂,媽媽手機就沒電了。過了一會兒,媽媽重新打回來,卻沒再討論節日話題,而是單刀直入地問,是不是該打生活費了?(5月9日成都商報)
母親節本屬于國外的節日,是為了表達對母親的一種感恩之情。隨著全球化和信息化的發展,逐漸傳入我國,成為家喻戶曉的一個節日。我國作為文明古國,自古以來就尊崇孝道,但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在不斷追求物質的路上,似乎已經逐漸忘卻了母親的養育之恩,甚至認為母親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天經地義。或許只會在遇到困難、需要幫助的時候,才會想到,母親永遠都是自己堅強的后盾。母親節的引進,看似給了孝敬母親一個很好地平臺,但在筆者看來,如今這個節日更多地成為了一種攀比炫秀“孝心”的一種噱頭,節日本身存在的價值已變得蕩然無存。
母親節當天在朋友圈里表達對母親的愛,這種行為值得提倡,畢竟這是宣揚孝道、傳遞正能量的一種積極向上的網絡宣傳行為。但試問我們多少人還能清楚地記得母親的生日及母親的喜好。母親節的設立,是希望在奮斗事業的人們能夠停下忙碌的腳步,放下手中繁重的事業,抽出身來,當著母親的面表達對母親的感激之情,或者陪母親吃一頓飯,說說話,母親就很知足了。母親是這個世上最偉大的女人,她默默無聞、無私奉獻,不求子女能夠有多孝順自己,只求子女一切安好。
如果僅僅是為了彌補自己內心對母親的愧疚,跟風似的在朋友圈里表達對母親的感激,以此來向朋友們證明自己是愛母親的,那這就大錯特錯了。母親節是全天下的母親的節日這沒錯,我們愛全天下的母親這也沒錯,但對于我們自己母親的愛不需要這樣如此高調浮夸,何況我們有很多母親從不用微信,甚至都不會上網,她們又怎能知道有什么“朋友圈”,她們也不愿自己的孩子將對自己的愛分享給別人,這一點,全天下的母親又是自私的。
弘揚母親節的核心價值至關重要,在朋友圈宣揚這種美德也勢在必行。但筆者真心希望所有的朋友在“朋友圈”傳遞對母愛的感激之余,能夠真正記住母親的生日及喜好,在母親生日當天,抽點時間陪陪母親,如果實在沒時間,記得給母親打個電話,說幾句問候的話,這樣才能真正讓母親節的精髓得到發揚,讓母愛永續,節日永存,每天都是母親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